字好书
辞举乡饮 其二

《辞举乡饮 其二》

时间: 2025-05-03 19:10:24

诗句

落落岩扉掩薜萝,山中那得听笙歌。

自怜抱病难堪语,只合牵藤补旧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24

原文展示

落落岩扉掩薜萝,山中那得听笙歌。自怜抱病难堪语,只合牵藤补旧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秘的山谷,山门紧闭,藤萝遮掩,无法听到外面的笙歌乐声。我自怜身患重病,难以与人交谈,只能牵着藤蔓,缝补旧有的蓑衣。

注释

  • 落落:形容门扉的开放状态,此处指岩石的门扉。
  • 薜萝:一种爬藤植物,象征遮掩。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通常代表欢乐的氛围。
  • 自怜:自我怜惜,表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 抱病:形容身患疾病。
  • 牵藤:指用藤蔓来缝补,暗含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群力,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而闻名。诗风清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屈群力隐居时,因病无法参与乡饮活动,表达了他对疾病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社交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辞举乡饮 其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自我反思。诗的开头“落落岩扉掩薜萝”,勾勒出一个封闭而宁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个隐秘的山中,与世隔绝,无法听到外界的欢声笑语,这种对比增加了他的孤独感。

“自怜抱病难堪语”这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他对自己因病无法参与社交活动的无奈感到怜惜,情感真挚而感人。最后一句“只合牵藤补旧蓑”,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妥协。他自我安慰,选择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宁静的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落岩扉掩薜萝:描绘了一个山门被藤萝遮掩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封闭与隐秘的环境。
  2. 山中那得听笙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无法听到外面的音乐,表明了与外界的隔绝。
  3. 自怜抱病难堪语:自我怜惜,表达了因病而无法与人交谈的苦恼。
  4. 只合牵藤补旧蓑:以藤蔓缝补旧蓑衣,暗示了生活的简单和朴素,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牵藤补旧蓑”比喻面对困难的自我安慰。
  • 对比:山中静谧与外界欢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意象:岩扉、薜萝、笙歌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丰富的自然与情感景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诗人在疾病与孤独中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它表达了对社交生活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扉:象征着隐秘和隔绝,与外界的联系被封闭。
  • 薜萝:代表自然的生机,也暗示着生活的缠绕与复杂。
  • 笙歌:象征欢愉的生活,代表着诗人渴望而不可得的理想状态。
  • 蓑衣:象征朴素的生活,隐喻着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A. 音乐和歌声
    B. 水声
    C. 风声

  2. “只合牵藤补旧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逃避现实
    B. 面对生活的妥协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时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辞举乡饮 其二》的隐逸气质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屈群力诗集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谒忠孝祠次韵 晚立永兴寺前望西溪人家云山掩映在梅竹中 渔村即事 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 题洪编修 同友园初秋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铁生生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亲戚朋友 包含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矜的成语 啸傲湖山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水泼不进 寸函 金字旁的字 欢盟 柳圣花神 女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包含澄的成语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以慎为键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