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28
使还湘水
归舟宛何处,正值楚江平。
夕逗烟村宿,朝缘浦树行。
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惬情。
乡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
归来的船儿究竟驶向何方呢?正好是楚江水面平静如镜。
傍晚停泊在烟雾缭绕的村庄,清晨则沿着岸边的树木前行。
在外奔波已近一年,今日回归让我心情愉悦。
故乡的乡郊还在千里之外,眼前的流云仿佛在夏日的天空中升起。
“楚江”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故乡或思乡的情怀,张九龄在诗中通过描绘水乡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字子良,号白云山人,世称张公,曾任宰相。张九龄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此诗写于张九龄经历了长时间的外任后返回故乡的时刻,其间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归属之情交织,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珍视。
《使还湘水》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怀的诗作。开头以“归舟宛何处”引出诗人归乡的情景,展现了归途的不确定性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接着,诗句“正值楚江平”描绘了楚江的宁静,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归属感。夕阳下的“烟村宿”与晨曦中的“浦树行”交替,展现出一天的变幻及生活的节奏,象征着诗人在归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流动。
“于役已弥岁”一语道出了诗人长时间在外的辛劳,然而“言旋今惬情”则表明了他归来的喜悦,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思乡情的深刻。“乡郊尚千里”一句,虽有距离之感,却也表现出了对家乡的依恋与向往,最后“流目夏云生”展现了诗人眼中流动的云彩,仿佛将思念化作了自然的景象,传递出一种流畅而轻盈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张九龄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归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情感基调温柔而深情。
诗中“归舟宛何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期待
B. 不安
C. 兴奋
D. 悲伤
“夕逗烟村宿”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城镇
B. 宁静的乡村
C. 陌生的城市
D. 荒凉的山野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思念
C. 厌倦
D. 冷漠
答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张九龄的《使还湘水》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为沉重,反映了国家动乱中的个人苦闷,而张九龄的诗则更偏向于宁静的归乡情怀。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