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05
惜李花
作者:白居易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
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
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尝苦易销铄。
不见茛荡花,狂风吹不落。
这首诗赞美李花的美丽:小树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朵,香气迷人,枝条柔软。树的高度大约二三尺,花朵层层叠叠,数量多得数不清。早晨时分,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到了傍晚却渐渐凋零。花瓣如朱粉般细腻,铺满地面像是薄薄的红绡。从古至今,花的颜色好看,却也常常因美而易于消逝。可见那茛荡花(即其他花卉),虽被狂风吹打却不轻易凋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重视社会现实,关心民生,尤其在《长恨歌》和《琵琶行》中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才华。
《惜李花》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唐代繁荣时期,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变迁。此诗通过李花的变化,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惜李花》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李花的美丽与脆弱,展现了自然的迷人之处及生命的短暂。开头两句“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以生动的形象将李花的娇嫩与芬芳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花海之中。接下来的“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则通过对树木高度和花朵数量的描绘,表现出李花的繁盛。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更是进一步强调了花的短暂,早晨的美丽与傍晚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用细腻的比喻描绘花瓣的娇嫩与落地后的美丽,突显了这一切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诗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感悟。白居易通过李花的象征,传达了对生命的深情眷恋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既温柔又哀伤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李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诗人以花为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
选择题:李花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尺?
填空题:整首诗中,李花在早晨显得____,而在傍晚则渐渐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茛荡花比李花更脆弱。(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