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问

《自问》

时间: 2025-05-02 09:58:11

诗句

依仁台废悲风晚,履信池荒宿草春。

自问老身骑马出,洛阳城里觅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11

原文展示:

依仁台废悲风晚,
履信池荒宿草春。
自问老身骑马出,
洛阳城里觅何人。

白话文翻译:

在依仁台上,夕阳西下,悲风阵阵,台上已是废弃的景象;履信池旁,春天过后,荒草丛生,显得冷清。自问自己,骑马出门的我,究竟是在洛阳城中寻找谁呢?

注释:

  • 依仁台:古代洛阳一处名胜,意为依靠仁德之台。这里指台上已是荒凉,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 履信池:古代名园,因失修而荒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因时间而变得凋零。
  • 自问:反问自己,表示内心的疑惑和孤独。
  • 老身:自称,表示自己已年老,感慨时光。
  • 骑马出:描绘一种出行的状态,暗示对生活的探索与追求。
  • 洛阳城:古代繁华的都市,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变幻。

典故解析:

  • 依仁台履信池均为历史名胜,传达出作者对曾经繁华的怀念。
  • 洛阳:古代九朝之都,风光旖旎,象征着个人的孤独与社会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通俗易懂和关心民生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生活琐事和深刻的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自问》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悟的加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亲情疏离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他在繁华落尽后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自问》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白居易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思索。开头两句以“依仁台”和“履信池”设景,展示了昔日繁华的凋零。接着,诗人自问,骑马出门的自己究竟在寻找什么,表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与对交流的渴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借助夕阳、悲风、荒草等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白居易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内心感受,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社会的观察。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上则深刻而动人,显示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依仁台废悲风晚:描绘台上的荒凉与孤独,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履信池荒宿草春:表现春天的过往与生命的无常。
  3. 自问老身骑马出:反映作者的自我反思,感受到年岁渐长的孤独。
  4. 洛阳城里觅何人: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暗示其无情。
  • 对仗:上下句工整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构建出一种孤独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与人际关系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追忆,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意象分析:

  • 依仁台: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仁德的缺失。
  • 履信池:代表着美好关系的荒废与孤独。
  • 洛阳城:则是人际交往的复杂与对失去联系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依仁台”指的是哪个城市的名胜?
    A. 长安
    B. 洛阳
    C. 杭州

  2. 诗人通过哪两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A. 依仁台废悲风晚
    B. 自问老身骑马出
    C. 洛阳城里觅何人

  3. 诗人“自问”所体现的内心状态是?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自问》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首诗都反映了作者对时光和人际关系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倾向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个人的孤独感受。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凤栖梧/蝶恋花 雨中有怀 挽邓彦霄 海棠 玩易斋 和杨公维二首 挽黄承事三首 挽刘主簿令二首 从三舅氏携儿侄游向园分韵得买字 凤栖梧(寿外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雙陷 知名当世 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九礼 喣谕 个人主义 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釜开头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信步漫游 圜墙 俯仰随俗 艸字旁的字 遗大投艰 士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