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乐游园望

《登乐游园望》

时间: 2025-07-31 20:46:12

诗句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46:12

原文展示: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一人登上乐游园,四周眺望,天色渐渐暗淡。
东北方的天空被雾霭笼罩,宫殿的轮廓隐入烟云之中。
我喜爱在这高处站立,忽然感觉仿佛抛弃了世俗的污浊。
耳目一时感到清新宽旷,心中却郁结不得舒展。
俯瞰下方的十二条街道,绿树掩映着红尘。
车水马龙一片繁忙,但我却看不见心中所思念的人。
孔子在洛阳去世,元稹被贬至荆门。
可怜南北的道路上,究竟有谁能高高在上?

注释:

  • 乐游园:乐游园是唐代的一处著名园林,风景优美,常有文人墨客游览。
  • 霭霭:指雾霭,表示天气阴沉,能见度低。
  • 烟云:形容宫阙在雾霭中隐约可见,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 高处立:意指在高处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 孔生:指孔子,意指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元九:指元稹,唐代著名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
  • 高盖者:指那些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尤其以“乐府诗”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在乐游园中登高望远,感慨万千。此时,诗人已历经风雨,心中对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诗中表达了对政治失意、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登乐游园望》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所引发的感慨之作。白居易在乐游园的高处,俯瞰周围的景致,心中却无法舒展的郁结,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诗的开篇以“独上”引入,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省。接着,诗人通过对东北雾霭和宫阙烟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意境,表明自身对遥远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在下视“十二街”的描写中,诗人将繁华的景象与内心的空虚对比,体现了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却常常感到孤独、思念亲人的复杂情感。最后,提到“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意境上则展现了白居易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上乐游园: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乐游园,强调孤独感。
  2. 四望天日曛:环顾四周,天色逐渐昏暗,暗示内心的沉重。
  3. 东北何霭霭:东北方雾霭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4. 宫阙入烟云:宫殿的轮廓模糊,象征着权力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5. 爱此高处立:在高处眺望,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6. 忽如遗垢氛:忽然感到抛弃了世俗的污浊。
  7. 耳目暂清旷:一时感到耳目清新,心灵得到释放。
  8. 怀抱郁不伸:心中却仍然郁结,无法舒展。
  9. 下视十二街:俯瞰下方的街道,生动描绘繁华景象。
  10. 绿树间红尘:绿树掩映下的尘世,形成鲜明对比。
  11. 车马徒满眼:车水马龙的繁忙情形。
  12. 不见心所亲:心中思念的人却不在眼前。
  13. 孔生死洛阳:提及历史人物,感慨时光流逝。
  14. 元九谪荆门:元稹被贬,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失意。
  15. 可怜南北路:感叹漫漫人生路,未必有高人。
  16. 高盖者何人:感慨那些权势高的人究竟是谁。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耳目暂清旷”),对仗工整,意象鲜明,情感表达深刻,展现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感叹。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 高处: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雾霭与烟云:象征着迷茫与不可捉摸的未来。
  • 绿树与红尘:表现出生活的繁华与内心的孤独。
  • 孔生与元九:历史的回响,映射出个人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登乐游园望》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孔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3.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生活的繁华
    • B.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C. 自然景色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登乐游园望》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慨,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两者都运用了登高的意象,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 相关的诗词分析文章及书籍

相关查询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一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 夏日别卢太卿 中秋夜听歌联句 见郭侍郎题壁 秋日经潼关感寓 饯裴行军赴朝命 送严秀才 酬王十八见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九九归一 面字旁的字 万有不齐 俯纳 摄领 包含曦的词语有哪些 虚情假套 先圣先师 诈官 渭阳之情 包含鲋的词语有哪些 思忖 竖心旁的字 欧风美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