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刘时雍狱中遣怀二首 其二

《次刘时雍狱中遣怀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5:59:03

诗句

蓬莱通籍屡经年,暂谪人间七日仙。

翼折岂妨陶梦吉,颊伤翻益邓妆妍。

休劳吏报催晨谒,却有诗情搅夜眠。

世事阅来今已熟,不须重问解牛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59:03

原文展示:

次刘时雍狱中遣怀二首 其二 李东阳 〔明代〕 蓬莱通籍屡经年,暂谪人间七日仙。翼折岂妨陶梦吉,颊伤翻益邓妆妍。休劳吏报催晨谒,却有诗情搅夜眠。世事阅来今已熟,不须重问解牛篇。

白话文翻译:

在蓬莱仙境登记多年,如今暂时被贬至人间,体验七日仙人的生活。即使翅膀折断,也不妨碍陶渊明的梦境吉祥;面颊受伤,反而更增添了邓氏妆容的美丽。不必劳烦官吏报告催促早晨的朝见,却有诗情搅动夜晚的睡眠。世事经历多了,现在已经熟悉,不必再问解牛的篇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 通籍:指在仙境登记。
  • 暂谪:暂时被贬。
  • 翼折:翅膀折断,比喻遭遇困难。
  • 陶梦吉:指陶渊明的梦境吉祥。
  • 颊伤:面颊受伤。
  • 邓妆妍:指邓氏的妆容美丽。
  • 晨谒:早晨的朝见。
  • 诗情:写诗的情感。
  • 解牛篇:指《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典故解析:

  • 陶梦吉: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吉祥的梦境。
  • 邓妆妍:引用邓氏的典故,表达即使受伤也能增添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与杨慎、徐祯卿并称“明初三才子”。此诗作于狱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东阳在狱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困境的超然态度。通过蓬莱仙境和人间暂谪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蓬莱仙境与人间暂谪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翼折岂妨陶梦吉,颊伤翻益邓妆妍”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吉祥的梦境和增添美丽的心态。最后两句“世事阅来今已熟,不须重问解牛篇”,则显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不再需要通过解牛的篇章来寻求答案,因为世事已经熟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蓬莱通籍屡经年”:在蓬莱仙境登记多年,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
  2. “暂谪人间七日仙”:暂时被贬至人间,体验七日仙人的生活,对比仙境与人间。
  3. “翼折岂妨陶梦吉”:即使翅膀折断,也不妨碍陶渊明的梦境吉祥,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吉祥的梦境。
  4. “颊伤翻益邓妆妍”:面颊受伤,反而更增添了邓氏妆容的美丽,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增添美丽的心态。
  5. “休劳吏报催晨谒”:不必劳烦官吏报告催促早晨的朝见,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态度。
  6. “却有诗情搅夜眠”:却有诗情搅动夜晚的睡眠,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
  7. “世事阅来今已熟”:世事经历多了,现在已经熟悉,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8. “不须重问解牛篇”:不必再问解牛的篇章,因为世事已经熟悉,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蓬莱仙境与人间暂谪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
  • 典故:运用陶梦吉和邓妆妍的典故,增强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 比喻:用“翼折”比喻遭遇困难,用“颊伤”比喻困境中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通过蓬莱仙境与人间暂谪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典故和比喻,增强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作者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邃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莱:仙境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 翼折:困境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保持吉祥的梦境。
  • 颊伤:困境中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增添美丽的心态。
  • 诗情:对诗歌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翼折岂妨陶梦吉”一句运用了哪个典故? A. 陶渊明的梦境吉祥 B. 邓氏的妆容美丽 C. 庖丁解牛 答案:A

  2. 诗中“颊伤翻益邓妆妍”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困境中的美丽 B. 困境中的痛苦 C. 困境中的超脱 答案:A

  3. 诗中“世事阅来今已熟”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B. 对世事的无奈 C. 对世事的逃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 徐祯卿的《登鹳雀楼》: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越。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次刘时雍狱中遣怀二首 其二》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明史》:可以了解李东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庄子》:可以了解“庖丁解牛”的典故,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十九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夜 鹧鸪天·花界倾颓事已迁 鹧鸪天 鹧鸪天 再题 鹧鸪天 寄薛盖梦与薛共饮游也 鹧鸪天 寿郝仲明御史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君侧之恶 車字旁的字 包含五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天华乱坠 姚黄魏紫 包含责的成语 乐得 枯桐 玉字旁的字 臧穀亡羊 人多嘴杂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叹结尾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才气超然 私字儿的字 杯茗之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