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01
原文展示:
金马门深入禁途,红尘无地著高趺。仙人露下秋茎白,太乙灯来夜影孤。礼乐百年周制作,文章一代汉规模。休劳钜笔称燕许,谁似张公可配苏。
白话文翻译:
在金马门深入禁宫的路上,红尘之中无处安放高大的坐姿。仙人的露水滴在秋天的草茎上,显得格外洁白,太乙灯的光芒照亮了孤独的夜影。礼乐制度是周朝百年的制作,文章的风格则是汉代一代的规模。不必费力用巨大的笔来称赞燕许,谁能像张公那样与苏相媲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学领袖,与杨慎、徐祯卿并称“吴中三才子”。李东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和杨学古先生的诗作,杨学古是李东阳的朋友,这首诗是李东阳对杨学古诗作的回应。诗中通过对宫廷、礼乐、文章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金马门、仙人露、太乙灯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金马门深入禁途”一句,既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又暗示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仙人露下秋茎白”和“太乙灯来夜影孤”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高和孤独的追求。后两句通过对礼乐和文章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学成就的自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东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乐、文章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金马门、仙人露、太乙灯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清高和孤独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学成就的自豪。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金马门”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宫门名 B. 古代宫殿名 C. 古代道路名 D. 古代城门名
诗中的“仙人露”比喻什么? A. 清高的品质 B. 秋天的露水 C. 仙人的眼泪 D. 仙人的食物
诗中的“太乙灯”象征什么? A. 孤独的追求 B. 光明的希望 C. 神灯的传说 D. 夜晚的灯火
诗中的“礼乐”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礼仪和音乐制度 B. 古代的礼节和乐器 C. 古代的礼法和乐曲 D. 古代的礼俗和乐舞
诗中的“文章”指的是什么? A. 文学作品 B. 文章风格 C. 文章结构 D. 文章题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