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时间: 2025-04-26 03:24:23

诗句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4:23

原文展示

《杂诗三首》 之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居住在孟津河边,家门正对着孟津的河口。常常有来自江南的船只经过,想问您是否有寄信回家。你从故乡而来,应该了解故乡的事情。到你来的时候,窗前的寒梅是否已经开花了?

注释

  • 孟津: 地名,位于河南省,黄河的渡口。
  •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通常与温暖、富饶相关联。
  • 寄书: 寄信或书信。
  • 绮窗: 精美的窗户,通常有装饰。
  • 寒梅: 指冬季开花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融入了深厚的哲理和情感。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维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季节变化的关注。这一时期的王维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描绘自然的美景。

诗歌鉴赏

《杂诗三首》中的这一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关注。开篇以"家住孟津河"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一句,流露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与外界联系的期待与渴望。

诗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一句,既是对来访者的问候,又是一种对故乡的思考。此句不仅仅是在询问,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显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最后,诗人借"寒梅著花未"来引入季节的变化,既是在期待春天的到来,也是在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 诗人自述居所,设置了地理背景,给人一种亲切感。
  2.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 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寄书是与故乡联系的方式。
  3.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对来者的问候,同时也表现出对故乡消息的关注。
  4.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寒梅象征着冬的结束与春的来临,诗人在期待中流露出一丝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 "寒梅著花未"把寒梅作为季节转变的象征,表现了希望与期待。
  • 对仗: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展示了诗句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期待,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诗中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孟津: 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 江南船: 代表外界与联系,象征着对亲友的期盼。
  • 寒梅: 代表坚韧和希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维的《杂诗三首》主要描写了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对故乡的思念
    C. 战争

  2. "寒梅著花未"中的“寒梅”象征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希望
    C. 愁苦的心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与杜甫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多表现出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次韵乡侯计院二首 和朱主簿四首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 其二 送黄□赴补 题萧令山则文编二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杂咏一百首·京房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小斋 寄题竹溪平远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秦茾 高字旁的字 析居 片字旁的字 走软 上下其手 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诚欢诚喜 斑然 禾字旁的字 诊候 流芳遗臭 頁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包含尔的词语有哪些 不容置辩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包含吝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