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50:55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
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
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我登上山顶,远离了名师偶然遇见的哲人。
这山中人岂止是我一人,还有那松树上的明月。
往昔我们曾一同游玩,身心融入云霞之中。
我打开窗户,面朝颍水,卧看飞鸟消失在天边。
我喜欢靠在盘石上用餐,常常对着瀑布解渴。
理想与隐居的生活比外界的繁华更胜一筹。
我的弟弟官职高升,而我这个宗兄已剃发为僧。
荆门前只需洒扫,闲暇时就可以在这里歇息。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形成了“王维风格”。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是王维在山中隐居时写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亲友的思念。此诗也反映了王维在唐代社会动荡背景下追求宁静生活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开篇以“解薜登天朝”点明了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选择隐居在山中。这里的“天朝”不仅是指高远的天空,也是指理想中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与友同行的愉悦与心灵的契合。“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共享的宁静时光。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飞鸟”、“松上月”等,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相较于外界的喧嚣,隐居的生活更显得宁静而美好。
诗的最后,提到弟弟的官职高升,而他自己选择了削发为僧,这一对比不仅彰显了诗人对世俗成就的淡泊,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能感受到一种超然与清雅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净心境。
王维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宿昔同游止”是指什么?
诗人选择削发为僧是为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