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06
原文展示:
题河中亭子 薛能 〔唐代〕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 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 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白话文翻译:
黄河分隔双流,岛屿位于中央,岛上的亭子正对着南方的天空。 蒲草的根部曾经浸泡在临近关隘的道路旁,沙子的颜色随着远处的风飘向园林。 晴天时看到低矮的树木,便知山岳的雄伟;傍晚听到车辆喧闹,感觉到桥梁的连通。 无数美好的事物应当留宿欣赏,霜白的芦苇在东边的月亮下显得格外清冷。
注释:
诗词背景: 薛能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河中亭子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河中亭子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河擘双流岛在中”描绘了黄河分隔成两条河流,岛屿位于中央的壮阔景象。“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蒲草和沙子的自然状态,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后两句“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通过对日常景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河擘双流岛在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黄河分隔成两条河流,岛屿位于中央。 B. 岛上的亭子正对着南方的天空。 C. 蒲草的根部曾经浸泡在水中。 D. 沙子的颜色随着风远飞。
诗中“晴见树卑知岳大”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晴天时看到低矮的树木,便知山岳的雄伟。 B. 傍晚听到车辆喧闹,感觉到桥梁的连通。 C. 无数美好的事物应当留宿欣赏。 D. 霜白的芦苇在东边的月亮下显得格外清冷。
诗中“霜白蒹葭月在东”营造了什么氛围? A. 壮阔的自然景象。 B. 宁静和观察的场所。 C. 清冷和宁静的自然美。 D. 日常生活的喧嚣和连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