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发嘉州寓题

《初发嘉州寓题》

时间: 2025-05-06 19:19:19

诗句

劳我是犍为,南征又北移。

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

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

州人若爱树,莫损召南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19

原文展示:

初发嘉州寓题 薛能 〔唐代〕

劳我是犍为,南征又北移。 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 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 州人若爱树,莫损召南诗。

白话文翻译:

我辛苦地从犍为出发,南征北战,四处奔波。 只有在夜晚能听到杜鹃的啼声,却从未见过海棠花开。 在黑暗中我未曾辜负任何人,蕴含的灵性应当有所感知。 如果州里的人们喜爱树木,就不要损害那些记载着南国风情的诗篇。

注释:

  • 犍为:地名,今四川省境内。
  • 杜鹃:鸟名,常在夜晚啼叫,声音凄厉。
  • 海棠:花名,象征美丽与春天的到来。
  • 在闇:在黑暗中,比喻困境或艰难的环境。
  • 含灵:蕴含的灵性或精神。
  • 召南诗:指《诗经》中的《召南》篇,记载了南国的风土人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此诗可能是在他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对旅途中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薛能从犍为出发,经历南征北战的旅途后,对所见所感的一种抒发。诗中提到了杜鹃和海棠,可能是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一句,通过对杜鹃和海棠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劳我是犍为,南征又北移。

    • 诗人自述从犍为出发,经历了南征北战的艰辛旅程。
  2. 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

    • 诗人只有在夜晚能听到杜鹃的啼声,却从未见过海棠花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3. 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

    • 诗人在困境中未曾辜负任何人,相信自己蕴含的灵性应当有所感知,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4. 州人若爱树,莫损召南诗。

    • 诗人呼吁州里的人们如果喜爱树木,就不要损害那些记载着南国风情的诗篇,体现了对文化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杜鹃和海棠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含灵合有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 杜鹃:象征孤独和凄凉。
  • 海棠:象征美好和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犍为”是现在的哪个省份? A. 四川省 B. 云南省 C. 贵州省 D. 湖南省

  2. 诗中“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厌倦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文化的珍视

  3. 诗中“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自暴自弃 B. 自我肯定 C. 悲观失望 D. 愤世嫉俗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春天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薛能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的诗作。

相关查询

声声慢 辛园小憩同旭庄 声声慢 菖蒲 声声慢 雨 声声慢 其二 秋声仿竹山 声声慢五首 其五 声声慢五首 其三 声声慢五首 其二 声声慢 雨窗无寐,别绪盈怀,慢倚此解,并寄都门 声声慢 春淮晚步 声声慢 立秋日同诸生过城南荒园,予三十年前与碧琴栖息于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半斤八面 鱼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梦影 生佛万家 违天逆理 牵鬼上剑 亠字旁的字 器狭 千里之足 游辞浮说 福如海渊 恳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