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04
银床滑簟,碧阴阴秋水。
昨夜簪头喜蛛缒。
算青溪红板艳粉浓蛾,
娘尤小,第一南朝殊丽。
江潮轻打桨,船近枞阳,
恰恰乔公旧乡里。
匿笑语檀奴,斗帐樱桃,
祝蜥蜴早添怀里。
也不枉人间唤乘龙,
看紫贝霞绡,海天无二。
银色的床上铺着滑爽的席子,秋水在碧绿的阴影下荡漾。
昨夜梳妆时,兴奋得听见了蛛网的轻声。
想那青溪边,红色的木板上,艳丽的粉色蛾子飞舞,
她的身姿更娇小,真是南朝的绝世美丽。
江潮轻轻拍打着桨,船只靠近枞阳,
恰好到了乔公的故乡。
隐隐约约传来檀奴的笑语,斗帐上樱桃般的笑脸,
祝愿蜥蜴早日归来怀抱里。
这使我不虚此生,真是人间的乘龙之子,
看那紫色的贝壳与霞光,海天一色,毫无二致。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700),清代诗人,字懋德,号韵舟,江苏扬州人。陈维崧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美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这首《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水、船舶和美人,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的“银床滑簟,碧阴阴秋水”,用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清新宜人的秋日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美人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女性美的推崇与热爱。
“昨夜簪头喜蛛缒”,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丝俏皮与幽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青溪红板的意象则进一步增强了色彩的对比,表现出一种热烈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非常讲究,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最后一句“看紫贝霞绡,海天无二”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女性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床滑簟”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优雅
B. 热闹非凡
C. 荒凉冷清
D. 复杂纷扰
诗中“昨夜簪头喜蛛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兴奋
C. 失落
D. 忧愁
“南朝殊丽”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美人?
A. 西汉
B. 南朝
C. 唐朝
D. 宋朝
正确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维崧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与爱情的思考,但风格上有所不同,陈维崧更注重情景交融,而李清照则更突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