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44
哑然一笑,甚功名争竞!
杖履归山亦天幸。
想当年薄宦,羊石浮沈。
遭坎壈,惟有乐天知命。
有时招伴侣,拈韵敲诗,
亦自饶余老年兴。
搔首望昆明,满目牢愁。
伤心处,战云无定!
为甚事干戈日鏖争,
归隐谢时人,薜萝山径。
我只是一笑,何必为功名而争斗!
拄着拐杖回到山中,真是天大的福气。
想当年我仕途薄弱,如羊石般浮沉不定。
经历坎坷,唯有乐天知命。
有时邀请朋友,吟诗作对,
也能让我的晚年充满乐趣。
抚摸着头,远望昆明,满眼愁苦。
在让我伤心的地方,战云飘荡无定!
究竟为何要为了争斗而日夜交战,
我选择归隐,告别世俗,走上薜萝山径。
许南英,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境遇以及对社会时局的思考。
诗作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选择归隐山林,反映了对功名的放弃与对自然的向往。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开篇“哑然一笑,甚功名争竞”,直接点出诗人对功名争斗的无所谓,展现了他内心的安宁与豁达。通过“杖履归山亦天幸”,诗人不仅表达了老年归隐的幸福,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中提到“想当年薄宦,羊石浮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人生经历,曾经的奋斗与挣扎如同波涛般起伏,最终选择了“乐天知命”,表现出他对命运的接受与洒脱。接着,诗人用“搔首望昆明,满目牢愁”展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战乱频繁,国家动荡,给他带来了深深的忧虑。
最后,诗人反思“为甚事干戈日鏖争”,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最终选择归隐,走上“薜萝山径”,象征着他对世俗生活的告别,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个人经历映射社会动荡,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现实意义。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绝望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战云无定”是指什么?
A. 战争的频繁
B. 天气的变化
C. 心情的波动
答案:A
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C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洞仙歌》的意境和诗人情感,增强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