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32
千门万户,听踏歌声遍。一派笙箫暗尘远,有麝兰通气,罗绮如云,香过处,隐隐红帘尽捲。闲行南北曲,玉醉花嫣,争簇天街闺蛾转。更谁家艳质,灯火阑干,蓦地里夜深重见。向皓月光中费疑猜,不道是今宵,广寒人现。
千家万户中,传来踏歌的声音。一片笙箫的乐声在尘世的远处飘荡,空气中弥漫着麝香和兰香,华丽的罗绮如云般轻盈,香气飘过时,隐约看到红色的帘子卷起。随意漫步在南北的曲巷中,醉意朦胧,花儿娇艳,争相在天街上游走。更有谁家美丽的女子,灯光下的栏杆旁,突然在夜深时又重现。面对皓月的光辉,心中猜测不已,没想到今夜,广寒宫中的人竟然出现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代表了月亮和孤寂的意象。此处提到广寒人,暗示夜空中的月亮与人间的对话,充满了浪漫和幻想。
作者介绍 彭孙遹(约1640-1710),清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节令的风景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洞仙歌•元夕》创作于元宵节之际,正值灯火辉煌、欢庆团圆的时刻。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希望。诗人在此时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月亮的赞美。
《洞仙歌•元夕》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景象的诗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美丽的月色。开头“千门万户,听踏歌声遍”,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歌声响遍四周。接下来的描写中,笙箫的音乐声与麝香兰气交融,构成一种既欢快又悠远的境界,仿佛在描绘一个梦幻般的夜晚。
诗中的“闲行南北曲”,表达了诗人随意漫步于繁华街市,醉于花间,流露出一种闲适和迷醉的心情。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美丽女子的描绘,灯火阑干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最后,诗人以“向皓月光中费疑猜”作为结尾,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这里不仅是对嫦娥的想象,也是对月亮的追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困惑,留下了深远的思考余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对节日欢乐的追求,以及对爱情和理想的渴望,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更谁家艳质”中的“艳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广寒人”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