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罗浮山

《登罗浮山》

时间: 2025-05-07 19:52:36

诗句

要閒终是不曾閒,猛歇当头名利关。

揩洗一双清净眼,稻花雨里看浮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2:36

原文展示:

登罗浮山 吴泳 〔宋代〕

要閒终是不曾閒,猛歇当头名利关。 揩洗一双清净眼,稻花雨里看浮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想要闲下来终究是没能闲下来,猛然间歇息在名利的关键之处。擦亮一双清澈的眼睛,在稻花的雨中观赏浮山。

注释:

  • 要閒:想要闲下来。
  • 猛歇:猛然间歇息。
  • 当头:关键之处。
  • 名利关:指追求名利的关口。
  • 揩洗:擦亮。
  • 清净眼:清澈的眼睛。
  • 稻花雨:稻花飘落的景象,比喻田园风光。
  • 浮山:指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名利淡泊的态度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此诗可能是在一次登临罗浮山的经历中,诗人对名利有所顿悟,转而欣赏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在登临罗浮山时,诗人可能经历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从而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要閒终是不曾閒”道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而“猛歇当头名利关”则展现了诗人对名利追求的突然顿悟。后两句“揩洗一双清净眼,稻花雨里看浮山”则描绘了诗人擦亮眼睛,以清净之心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要閒终是不曾閒”: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却未能实现。
  2. “猛歇当头名利关”:诗人突然在追求名利的关口停下,对名利有了新的认识。
  3. “揩洗一双清净眼”:诗人擦亮眼睛,准备以清净之心看待世界。
  4. “稻花雨里看浮山”:在稻花飘落的田园风光中,诗人欣赏着罗浮山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揩洗一双清净眼”中的“揩洗”比喻擦亮心灵,准备以清净之心看待世界。
  • 意象:“稻花雨里看浮山”中的“稻花雨”形象地描绘了田园风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稻花雨”:形象地描绘了田园风光,象征着宁静和自然之美。
  • “浮山”:指罗浮山,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猛歇当头名利关”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什么态度? A. 追求 B. 超脱 C. 迷茫 D. 执着
  2. “揩洗一双清净眼”中的“揩洗”比喻什么? A. 擦亮眼睛 B. 擦亮心灵 C. 清洁身体 D. 清洁环境
  3. “稻花雨里看浮山”中的“稻花雨”象征什么? A. 城市风光 B. 田园风光 C. 山林风光 D. 海洋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田园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吴泳《登罗浮山》与苏轼《题西林壁》: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的超脱,但吴泳的诗更强调对名利的顿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张德夫园亭八咏·渔村 题秋山图 用元韵答李郎中 送张饰之 渔人 京丞相挽诗 汪直卿相招子大先至有诗炎后至子大再至因次 太上皇后挽诗 汪直卿相招以病爽约因成拙句并呈子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上雨旁风 衣无二彩 亮结尾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拔茅连茹 轻朱 褡包 豫定 工字旁的字 拈花惹草 酉字旁的字 奠基石 半弓 投桃报李 歹字旁的字 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