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21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作者: 刘克庄
中年豪宕以词行,
醉墨淋漓一座倾。
昔竞捧笺求少蕴,
今谁沥酒吊耆卿。
戴花起舞生无闷,
荐菊为肴死亦清。
愁绝水仙祠畔路,
萋萋原草几枯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景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中年时豪放不羁,写词如醉,墨水洒满纸张。往日争相捧着纸笺求取少许灵感,如今却无人为逝去的朋友倾酒哀悼。戴着花儿起舞,生活中没有烦恼;用菊花作菜肴,即使死去也能显得清白。愁苦的情绪在水仙祠旁的路上难以消散,萋萋的野草经历了多少枯荣。
刘克庄(1187-1269),字友直,号天池,晚号孤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刘克庄的词风受到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影响,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中年时期,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孙季蕃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盛况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离世的惆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思念与感伤。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曾经醉心于词作的快乐,而今却只能独自感怀。诗中的“醉墨淋漓”描绘了创作时的畅快与自由,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其次,诗中“戴花起舞生无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面临失去,仍希望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而“荐菊为肴死亦清”则在缅怀中带有一种洒脱的胸怀,表明即使面对生死,诗人依然能以清白的心态来对待。
最后,诗末的“愁绝水仙祠畔路,萋萋原草几枯荣”则深刻地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草木的枯荣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人怀念的对象是谁?
“醉墨淋漓”形容的是怎样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戴花起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比较刘克庄与辛弃疾的作品,两者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时均有深厚的情感,但刘克庄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辛弃疾则表现出更多的豪情与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