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3:43
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
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
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
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
亲人年迈,孩子又小,我的生活真令人感到悲哀。
没有田地可以归去,只有微薄的俸禄让我感到无奈。
即便理想已经破灭,我的壮志仍然在。
独自一人坐在这里,心中所怀的情感又该向谁倾诉呢?
王禹偁(999年—1070年),字子真,号半山,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官至太常博士。他的诗风清新而典雅,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与社会现实。
《谪居》是王禹偁在被贬谪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局势动荡,王禹偁因政治斗争遭受贬谪,心中充满失落与悲哀。
《谪居》通过描绘诗人面临家庭与个人理想的双重困境,深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直接揭示了诗人面临的家庭压力,既有年迈的父母,又有无辜的孩子,构成了强烈的生活负担感。接着“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更是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落,失去生计的诗人只能依靠微薄的俸禄,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叹息。
“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则显示了诗人不屈的斗志,尽管身处逆境,内心的壮志依然存在,表现出一种悲壮的力量。最后两句“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则渗透了孤独感,身边缺少知音,让他无处倾诉内心的情感,增添了整首诗的沉重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出王禹偁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受,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哀情感,同时又显示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王禹偁的《谪居》表达人生的哪种情感?
“无田得归去”中的“田”是指什么?
诗中的“壮心犹在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谪居》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生活无奈的感慨,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家庭离散的忧伤,而王禹偁则更加强调个人理想的破灭与孤独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