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4:42
送南阳李太傅
王禹偁 〔宋代〕
红旆飘飘夺晓霞,
御筵相送出京华。
仲尼俎豆真儒者,
郤縠诗书属将家。
腰下已悬如斗印,
门前看见筑堤沙。
先朝学士期牵复,
待草南阳入相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场景,诗人在晨曦中与李太傅道别,象征着他即将离开京城。提到孔子的儒家精神,表现出对李太傅品德的赞赏。诗中还提及李太傅腰间悬挂的印章,以及门前正在筑堤的情景,暗示他的地位和责任。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李太傅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在南阳出任高官。
作者介绍:王禹偁(1049年-1115年),字宗道,号静斋,晚号南溪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描写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主要是为送别即将前往南阳的李太傅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李太傅的去职与朝政变化密切相关,诗中隐含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李太傅的敬重与祝福。首句“红旆飘飘夺晓霞”,将送别的场面描绘得热烈而美丽,表现出一种庄重的气氛。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孔子和郤縠,突显李太傅的文化修养和儒家精神,以此表达对其品德的推崇。诗中提到的“腰下已悬如斗印”暗示李太傅的官位,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与义务。
最后一句“待草南阳入相麻”不仅是对李太傅未来的祝愿,更是对他仕途的期待,诗人用这种方式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融入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理想政治的追求。通过对李太傅品德和未来的赞美,诗人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情感,更在寄托对社会理想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红旆飘飘夺晓霞”中的“红旆”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旗帜
B. 红色的衣服
C. 红色的花朵
D. 红色的灯笼
李太傅的官印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与责任
C. 学问
D. 地位
诗中提到的“仲尼”是指谁?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荀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对未来旅途的寄托与希望。王禹偁的《送南阳李太傅》则更加注重对李太傅品德的赞美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情感更加深厚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