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好女儿 紫罗兰

《好女儿 紫罗兰》

时间: 2025-07-29 08:33:18

诗句

秋色无端。

渲染衣斑。

漫相疑、剪碎红霞片。

作绫裹束,倩风扶起,半醉颓鬟。

应是春心犹在,閒不了,闭雕阑。

似佳人、薄袖新寒。

怯挹霓裳旧谱,凤城缘满,又落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33:18

原文展示:

《好女儿 紫罗兰》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秋色无端。渲染衣斑。
漫相疑剪碎红霞片。
作绫裹束,倩风扶起,
半醉颓鬟。应是春心犹在,
閒不了,闭雕阑。
似佳人薄袖新寒。
怯挹霓裳旧谱,
凤城缘满,又落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色彩斑斓,仿佛是衣服上渲染的斑点。让我怀疑这是不是剪碎的红霞片。用丝绸裹住的身影,轻风扶起,似乎半醉的头发披散。想必春天的情愫依然在心头,难以忘怀,关上雕花的栏杆。就像那佳人穿着薄袖,感受着新秋的寒意。怯怯地轻抚着霓裳的旧谱,凤城的缘分已经满盈,又一次回落到人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端:没有尽头、没有固定的样子。
  • 渲染:涂抹、渲染,形容颜色的变化。
  • 漫相疑:随意地产生怀疑。
  • 倩风:美丽的风,形容轻柔的风。
  • 颓鬟:散乱的头发,形容女子的发型。
  • 薄袖:轻薄的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着。
  • 霓裳:华丽的衣裳,常用于形容美丽的舞衣。
  • 凤城:象征着美好的地方或缘分。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霓裳”可以引申为古代的华丽服饰,常与美人、舞蹈联系在一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及对爱情、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佳人感怀的时节,描绘了秋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现出对过往春日情怀的怀念与不舍。


诗歌鉴赏:

《好女儿 紫罗兰》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那种在秋天感受到的淡淡忧伤与怀念。开篇“秋色无端”即道出秋的无穷变化,紧接着“渲染衣斑”,将秋色比作衣服上的斑点,展现了秋天的多彩与神秘。作者通过“倩风扶起,半醉颓鬟”描绘出女子的轻盈与恍惚,仿佛在回忆春日的甜蜜。

整首诗的情感在“应是春心犹在,闲不了,闭雕阑”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春天恋情的留恋与难以释怀的心情。最后的意象“霓裳旧谱”与“凤城缘满”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逝去以及对往昔的追忆,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在细腻的笔触下,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兼具艺术美与情感深度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无端:秋天的色彩变化多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2. 渲染衣斑:仿佛是秋色在衣服上渲染出斑驳的效果。
  3. 漫相疑剪碎红霞片:让人不禁怀疑这些颜色是不是红霞片被剪碎的样子。
  4. 作绫裹束,倩风扶起:用丝绸包裹的身影在轻风中轻轻飘动。
  5. 半醉颓鬟:头发微微散乱,似乎是醉酒后无力整理。
  6. 应是春心犹在,闲不了,闭雕阑:想必心中仍留有春天的情感,难以忘怀,关上雕花的栏杆。
  7. 似佳人薄袖新寒:形似那佳人穿着薄袖,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8. 怯挹霓裳旧谱:轻轻地抚摸着霓裳的旧谱,感到一丝怯意。
  9. 凤城缘满,又落人间:在美好的缘分满盈之时,这些回忆又回归到现实中。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秋色无端”比喻秋天的变化)、拟人(“倩风扶起”赋予风以温柔的特性)、对仗(如“应是春心犹在,闲不了,闭雕阑”)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秋天的美丽与对春天的怀念,表现了人们在自然变迁中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思考。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凋零与变幻,带有淡淡的忧伤。
  • 衣斑:代表着多彩与变化,体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 佳人:象征着美好与爱情,是诗中情感的寄托。
  • 霓裳:华丽的衣服,代表着美与优雅。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承载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倩风扶起”中的“倩”指什么? A. 美丽
    B. 疲惫
    C. 忧伤
    D. 快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似佳人薄袖新寒”,表达了对____的感受。

  3. 判断题:诗中“秋色无端”表示秋天的色彩是固定的。 (对/错)

答案:

  1. A
  2.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玉衔的《好女儿 紫罗兰》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爱情的直接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相关查询

经宣城元员外山居 送人及第归海东 何石闾先生隐居 荆楚道中 叹花 吊栖白上人 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 吊建州李员外 咏棋子赠弈僧 潭上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掊土 隔壁听话 色字旁的字 翘开头的成语 鸿衣羽裳 旅游点 出类超群 包含倒的成语 斤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斯里兰卡 容恕 洪波 比年不登 考送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