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1:49
竹岛残阳映翠微,
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
每到渔家不欲归。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下竹岛的景象,阳光照射在青翠的山丘上,白色羽毛的鸟儿掠过碧绿的潭水飞翔。人间的纷扰与个人的事务与我无关,每次来到渔家,我都不愿意离开。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是唐代诗人常见的情感表达。唐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诗人们常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潭上作》作于一个宁静的傍晚,诗人置身于竹岛,目睹夕阳西下的美景,心中产生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因而写下这首诗。
《潭上作》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诗中“竹岛残阳映翠微”一句,描绘了傍晚时分阳光洒在竹岛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感觉。接下来的“雪翎禽过碧潭飞”则通过白色鸟儿的自由飞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人间未有关身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超然态度,似乎在说自己与人间的纷扰无关,心中只惦念这片自然的宁静。而“每到渔家不欲归”则透露出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及对归属感的渴望,渔家象征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淡疏离。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渔家的生活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令人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通过对竹岛、碧潭、渔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反映出诗人渴望超脱尘世纷扰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潭上作》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乔
C. 杜甫
“雪翎禽过碧潭飞”中的“雪翎”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鸟
B. 雪花
C. 白色的雪
诗中“人间未有关身事”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忧虑
B. 超然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描绘,但张乔的《潭上作》更加强调对人间事物的超脱,而王维则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