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1:25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
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
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
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长陵的清辨师,表达了对师友的关切与思念。诗中提到山房旁的古柏树显得阴暗,离汉朝的陵墓很近。天供奉的事物并不能带来快乐,母亲的牵挂总在心头。早晨出发时,脚下的根草显得冷清,而傍晚的野外,鸟儿已先行飞去。孩子的道理难道与众人有何不同?谁说人与人之间就没有缘分?
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作品的清新自然和真挚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送别友人清辨师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山房、古柏、汉陵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沉重的氛围。诗人以古柏暗示时间的流逝,而汉陵的近在咫尺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诗中提到“天供不为乐”,显示出一种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思索。
对母亲的牵挂,尤其是在“母心常所悬”一句中,表现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早晨的冷清与傍晚的鸟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人生路途的孤独与无常。而“子道岂殊众”则引发了对个体价值的思考,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
整个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情怀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
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
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
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整首诗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展开,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体价值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古柏”象征什么?
“母心常所悬”中,母心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