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2:26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
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
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
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无常和命运无情的感慨。
“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算计没有依据,仁人之士也无人知晓。
“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很多愚昧的人直到老年仍然不知,像兰桂一样早早被烧毁。
“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无法消除千秋的遗恨,就像万里之遥一般。
“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在风中引发一声痛哭,像日边的云彩一样容易散去。
“兰桂”常用来比喻高尚的人格和品德,诗中提到兰桂早逝,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无情。诗中提及的“千秋恨”则可联系到古代诗词中对历史遗憾的深刻反思。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白洲,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直抒胸臆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表现个人情感,对后人影响深远。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可能是在某个清晨,听闻友人或熟人的消息而生发的情感。
本诗以清晨的宁静为背景,承载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直接揭示了对世事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计较的失望。而后两句“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则引入了兰桂作为象征,暗示了那些高尚品德之人最终也难逃命运的无情。最后两句“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切痛惜,仿佛在风中发出无奈的哀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力与惋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运用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在感慨命运的同时,似乎也在呼唤更多人关注和珍惜身边的高洁之人,传达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与向往。
本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对优秀品格的赞美与对命运无情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诗中提到的“兰桂”象征什么?
A. 人生的短暂
B. 高洁的品德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B
“临风一号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痛惜
C. 愤怒
答案:B
诗中的“千秋恨”指的是什么?
A. 对过往的遗憾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友情的怀念
答案:A
梅尧臣《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与李白《夜泊牛津》均涉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倾向于个人感悟,后者则更加宏观地反映社会与历史。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