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16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
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这不如一个无道的国家,水势汹涌,淹没了城池。
我怎敢询问天灾的原因,只感到为政之恶而羞愧。
急流冲击着万瓦飞裂,木筏漂向千林的阁楼。
唯独我心中怀有百般忧虑,思念故乡,想要卧于云壑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梦得,号阮亭,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政治诗闻名。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水灾频发。诗人面对天灾,无奈之余,将责任归咎于当权者的无能,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与忧虑。
梅尧臣的《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无道国”引入,强烈的否定句表明了诗人对当时政局的不满。接着,水灾如洪水猛兽,淹没了城郭,四周的景象变得惨不忍睹,诗人不仅仅在描绘一场自然灾害,更在控诉统治者的无能。诗中所提到的“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形象地展示了水流的力量以及对人类建筑和自然的破坏,令人感到无比心痛。
最后两句“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则透露出诗人深沉的思乡情怀与无尽的忧虑。这里的“百忧”不仅仅是对灾难的担忧,更是一种对国家前途的焦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与自然灾害相交织的是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水灾,反映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道国”是指什么?
诗人对天灾的看法是什么?
“怀百忧”中的“百忧”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梅尧臣同样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愁苦,而梅尧臣则通过水灾描摹了自然与政治的联系,二者的作品都流露出强烈的忧国情怀,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更显沉痛,后者则在自然灾害中显现政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