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

时间: 2025-07-27 23:28:35

诗句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

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

霁月光风。

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

男色昌宗。

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

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

流水溶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8:35

原文展示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
作者: 姚燧 〔元代〕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霁月光风。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
流水溶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灵均(指陶渊明)不相信,木末上开着芙蓉花。徒然自洁,只是好奇的外表,像那芰荷相缝。
看那心胸,似霁月清风。就像那爱莲的老者,云难以亲近,恐怕也未曾见过,树林下的淡淡丰容。
坐在高大的花荫下,身影似在玉井的三峰间。
东皇(指东风)赐予的桃李,正与春浓相斗。男色昌宗(指男子的美色)也是失去了丰盛。
访平泉的记忆,那怪异的草木,只有赤柏和金松。
岷岭的江水浩浩荡荡流向临邛。进了吴侬的地方。
万里江南北,想要游遍,却未曾相逢。
可惜心中怅恨,风与雨,彼此苦攻。
害怕像琼花那样不落,悄然飞去,地上无踪。
待到明朝酒醒,空对着夕阳与春光。
流水潺潺。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均”:指陶渊明,代表不拘世俗的高洁气质。
  • “芙蓉”:指荷花,象征纯洁和美好。
  • “霁月”:指雨后晴朗的月亮,象征清明。
  • “东皇”:指春天的东风。
  • “昌宗”:意指美男子。
  • “平泉”:指一处风景,象征自然之美。
  • “琼花”:比喻美丽的花,象征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似爱莲叟”:引用陶渊明的《爱莲说》,表达对莲花的偏爱及其高洁的象征意义。
  • “桃李斗春浓”:指春天桃李盛开,象征繁荣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生年不详,卒年约1330年),字景文,号静庵,元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交织,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忧愁。

诗歌鉴赏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通过描写木莲花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灵均不信的开头,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与高洁的追求。接着,以芙蓉花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似乎在对比外表的洁净与心胸的广博。诗人用“霁月光风”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在描写桃李与春天的斗艳时,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繁华与短暂,表现出对美好的珍惜与无奈。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既向往自然的宁静,又感受到世事的纷扰。最后,诗人在对夕阳春光的惆怅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灵均(陶渊明)不相信自己所见,木末上开着美丽的芙蓉花,暗示对世俗的怀疑。
  2. “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徒然自洁,只是外表的奇特,像那芰荷的缝合,隐喻内外的差异。
  3. “看心胸。霁月光风。”:看那心胸,似霁月风清,象征内心的明澈与宁静。
  4. “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如同爱莲的老者,云难以亲近,可能也未曾见过,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5.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坐在高大的花荫下,身影似乎在三峰之间,描绘出一种美好的幻境。
  6.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东风送来桃李,争相盛开,象征春天的繁华。
  7. “男色昌宗。失昌丰。”:美男子的色彩失去了丰盛,反映了世事的无常。
  8.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访平泉的记忆,奇特的草木,只有赤柏和金松,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9.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岷岭的江水浩浩荡荡流向临邛,象征生命的奔流。
  10. “进吴侬。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进入吴侬的地方,想要游遍江南北,却未曾相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11.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可惜心中怅恨,风与雨在苦苦相攻,暗示内心的冲突与无奈。
  12.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害怕像琼花一样不落,悄然飞去,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流失。
  13.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待到明天酒醒,空对着夕阳与春光,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4. “流水溶溶。”:流水潺潺,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胸”比作“霁月光风”,表现内心的清明。
  • 对仗:如“桃李斗春浓”与“风与雨,苦相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流失的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示了作者的心灵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莲花:象征高洁与美好的事物。
  • 芙蓉:表现出纯洁与优雅。
  • 霁月:象征清明与宁静。
  • 桃李:代表繁华与生机。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灵均”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填空题:
    “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中的“东皇”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
    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对/错)

答案:

  1. B
  2. 春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爱莲说》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姚燧与陶渊明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姚燧的诗更具细腻的情感,而陶渊明则更强调高洁的理想。
  • 通过对比李白与姚燧的作品,李白的豪放与姚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
  • 《姚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和杂题二首 其一 谒志公塔作二首 谒志公塔作二首 南都二首 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鄜城春望 太和杂题二首 赠蔡斯篁 峡山飞来寺 望小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薏苡蒙谤 伶仃孤苦 臣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凫鹤从方 莹琹 怡然自娱 骨鹿舞 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伏尸百万 包含眼的成语 阴城 圣笤 包含在的词语有哪些 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六服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