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16
篷窗长伏枕,秋梦荻芦间。
疏雨分残照,归云杂晚山。
欲随渔牧侣,相对鹭鸥间。
俯愧寒潭水,依然照旅颜。
在篷窗下,我长久地伏在枕上,秋天的梦在芦苇之间飘荡。
细雨洒落,阳光透过云层,斜照在晚山上。
我想和渔夫、牧羊人一起生活,面对着白鹭和海鸥。
低头看到寒潭水,映照出我旅途中的面容,让我感到羞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归云”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对于归乡的向往;“鹭鸥”常用以象征自然的宁静和人类的渴望。
作者介绍:
程纶(约1640-?),字汝楫,号秋吟,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因战乱流亡,后定居于浙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江南水乡的风景入诗。
创作背景:
《晚泊临平》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停泊在临平的水边,感受着秋日的寂静与思绪,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属的向往。
《晚泊临平》是一首描绘秋日水边景色的诗,诗人在静谧的晚上,感受到自然的孤独与美丽。首联通过篷窗和枕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仿佛在梦中游走。秋梦和荻芦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次联中的“疏雨分残照”,通过细雨与余晖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柔美。雨水和阳光的交融,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
接下来的“欲随渔牧侣”,诗人希望和自然的渔夫、牧人一起生活,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在鹭鸥间的相对,象征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最后一句“俯愧寒潭水”,则是对自身的反思,旅途的疲惫与孤单在水中映照,带来一丝羞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希望与哪些人一起生活?
A. 渔夫和农夫
B. 渔夫和牧人
C. 诗人和朋友
D. 牧人和商人
“俯愧寒潭水”中的“愧”是什么意思?
A. 高兴
B. 羞愧
C. 愤怒
D. 伤心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