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42
江湖犹自念京畿,国破城春泪满衣。
台省几年明主弃,俊厨一网故人稀。
恨填东海常衔石,忍饿西山不采薇。
多事鼎翁为吊客,信公视死本如归。
在江湖上依然思念京畿地区,国破家亡,春天的泪水沾满了衣襟。
在台省待了几年,明君已然抛弃,才俊如网中鱼,故人已然稀少。
心中的恨意如东海的巨石,难以消除;忍受饥饿却不去西山采薇。
多事的鼎翁(指多事之秋的悲伤)成为了吊客,信公(指信奉公义的人)视死如归。
程纶(约1640年-?),字子龙,号青松,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刚健有力,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关注及个人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明朝覆灭、清朝兴起,诗人对此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这首诗以“江湖犹自念京畿”开篇,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诗中充满了对国家沦陷、故人稀少的悲痛,诗人用“国破城春泪满衣”来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哀伤。接着,诗人回忆在台省的时光,感叹明主的抛弃和才俊的稀少,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失望。
“恨填东海常衔石”一句,将诗人的痛苦与愤怒比作东海的巨石,难以磨灭,显示了强烈的情感波动。而“忍饿西山不采薇”,则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嘲,也暗含了对理想的坚持。最后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结合,表达了对忠义的深切思考,显示出诗人对生死的看法。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个人的悲伤,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觉。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坚守,情感深沉而真挚,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京畿”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D. 广州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忍饿西山不采薇”表达了诗人对__的坚持。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对故国的怀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