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19:49
题灵祐和尚故居
作者:刘长卿 〔唐代〕
叹逝翻悲有此身,
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
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
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
忆得山中问许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生命的感叹,感到悲伤的是自己仍然活着,却面临孤独的禅房和流逝的尘世。长久以来走过的秋草,似乎是时光的见证,几天内的浮生,令人想起已故的朋友。风中的竹子自吟,似乎遥远地传入寺院的磬声,而雨中的花瓣与泪水交融,浸湿了手巾。窗下残留的经书依旧在,回忆起山中曾向许询问过的情景。
此诗提到的“灵祐和尚”是指唐代的一位高僧,强调了禅宗的清静与超脱。诗中的“许询”是指许询氏,可能是诗人向其请教过禅理的名士,反映了诗人对禅理的追求和思考。
作者介绍:刘长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山水诗和抒情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融入了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因故居的宁静和对过去的怀念而发出感叹,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悲伤与对故人的思念。
《题灵祐和尚故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人以沉静的笔调,描绘了禅房的孤寂与时间的流逝,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渗透着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两句“叹逝翻悲有此身”,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对于自身存在的迷茫与悲伤。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禅房”、“流尘”,传达出一种清幽却略显凄凉的氛围。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如“风竹自吟”、“雨花随泪共沾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尤其是“雨花”与“泪”的结合,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则是对佛理的追求与反思,显示出诗人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和意象上交织着孤独、怀念与追寻,深刻而富有哲思的表达,使读者在品味之余,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身世的感叹与对故人的怀念,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佛教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叹逝翻悲有此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风竹自吟遥入磬”中的“磬”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许询”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长卿与李白的作品中,都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与自然的深刻观察。但刘长卿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故人的思念,而李白则多以豪放与壮阔的景象表达情感。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