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1:01
作者: 杜甫 〔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迟日的阳光洒在江山上,春风吹来花草的芬芳。
泥土融化了,燕子在飞舞,沙滩变暖,鸳鸯在安睡。
江水碧绿,鸟儿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花朵似乎要燃烧。
今春已悄然流逝,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杜甫的诗中常常蕴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在这首诗中,春日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他对归乡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反映了个人的苦难与国家的动荡,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诗人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痛,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美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迟日江山丽”描绘了春日的明媚,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通过燕子和鸳鸯的形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温暖,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思乡情愫愈发明显,结尾“何日是归年”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忧虑。这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个体带来的苦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表达了杜甫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江碧鸟逾白”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A. 春天的温暖
B. 繁华的城市
C. 乡愁的感觉
D. 自然的宁静
“何日是归年”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春天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象,但更侧重于远大理想与抱负的追求,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