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0:06
《苏幕遮·闺病》
作者:沈谦
燕声娇,花影碎。
日过窗西,犹自厌厌睡。
一线情丝常似醉。
九十春光,半拥鸳鸯被。
靥销红,眉敛翠。
便到沉身,总是多情泪。
说与东风都不会。
镜子裙儿,晓得人憔悴。
全诗翻译:
燕子轻声叫,花影摇曳纷碎。
太阳已过窗西,我依然懒懒地沉睡。
那一缕情丝时时让我如醉。
九十天的春光,半是与鸳鸯被相拥。
脸上的红晕褪去,眉头微微皱起。
即使沉浸于此,泪水依然是多情的表现。
告诉东风也无法传达我的心情。
镜子中的衣裙,早已知晓我憔悴的模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鸳鸯被”常用于描绘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情感为主题,词风细腻、婉约,常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沈谦的闺中,反映了他因病而感到的忧伤与思念,展示了在孤寂中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苏幕遮·闺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因病在闺房中孤寂的心情。开篇以“燕声娇,花影碎”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温暖与生机,但随之而来的“犹自厌厌睡”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抑郁。情感的“情丝”如同醉酒般缠绵,既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病痛的感伤。
诗中提及的“九十春光,半拥鸳鸯被”,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孤独,虽然春光明媚,却无人相伴。紧接着,诗人用“靥销红,眉敛翠”展现了因病而憔悴的容颜,情感的流露愈发明显。最后,诗人对东风的诉说,象征着心中无法言说的思念与无奈,更令人心痛。
整首诗不仅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更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是沈谦词作魅力所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因病而引发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燕声娇”,燕子象征什么?
诗人因何原因而感到“厌厌睡”?
“靥销红,眉敛翠”主要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谦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在表达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独,但沈谦的表现更为直接,李清照则多了几分婉约与含蓄。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扩展,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苏幕遮·闺病》这首诗的丰富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