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8:15
苏幕遮 题竹青女郎祠
作者: 沈谦 〔明代〕
殿云鲜,庭树绿。
幡袅溪风,溪水明如玉。
游女穿花高髻矗。
踏破红裙,争唱迎神曲。
梦来犀,春去速。
月照苍梧,夜夜啼湘竹。
何似小姑居处独。
紫燕双飞,时把晴丝触。
殿前的云彩鲜艳如新,庭院里的树木郁郁葱葱。
飘动的幡旗在溪风中摇曳,溪水清澈明亮宛如美玉。
游女们穿着花衣,高高的发髻屹立不倒。
她们踩着红裙,争相高歌迎接神明的曲子。
梦中犀牛隐现,春天来得太快就又过去了。
明月照耀着苍梧山,夜夜都能听到湘竹的啼鸣。
哪里比得上小姑她独自居住的情景?
紫燕双双飞舞,时不时轻拂着晴空的丝线。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沈谦在某次游历中,经过竹青女郎祠时,受到环境的启发而作。诗中展现了对女郎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苏幕遮 题竹青女郎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女性美的赞美。诗中“殿云鲜,庭树绿”开篇即以清新明快的色彩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场景,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接下来描写游女们的神态和装束,细致入微,仿佛让人看到了她们在欢快地迎接神明的情景。诗中“踏破红裙,争唱迎神曲”更是生动地表现出女子们的活泼与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的情感在最后几句中有了转折,由欢快的景象转向了孤独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欣赏美的同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月照苍梧,夜夜啼湘竹”一联,通过月光与啼鸣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孤寂而又抒情的氛围,令人思索。最后的“何似小姑居处独”,则流露出诗人对独处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孤独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女性之美,表达了生命的欢愉与孤独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欣赏美好事物的同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殿云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昏暗的夜晚
B. 明亮的白天
C. 细雨纷飞
D. 寒冷的冬天
诗中提到的“游女”是指什么?
A. 僧侣
B. 农妇
C. 游玩嬉戏的女子
D. 老人
“月照苍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自豪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苏幕遮》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对爱情的思考,而沈谦的《苏幕遮》则更多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