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0:13
寄冯使君
——贯休 〔唐代〕
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
满郭桃李熟,卷帘风雨香。
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
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碧蓝的天空下,黄昏时分静静居住的情景,听着美丽的鸟儿在红色花丛中欢唱。满城的桃李已经成熟,轻轻卷起窗帘,迎来风雨带来的芬芳。我在这里吟唱着优美的诗句,默念着《芙蓉章》的词句。虽然我还不能回山中去,但我却常常向谢守的堂前升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公元830年-912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僧人,字德修,号贯休,晚号为“白云居士”。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他与王维、孟浩然等人同样重视自然的描绘,追求心灵的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时期,诗人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强烈,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时的诗人可能感到无奈与孤独,想要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寄冯使君》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优美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首句“端居碧云暮”,设定了诗歌的背景,黄昏时分的天空显得宁静而清澈,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接着“好鸟啼红芳”,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花丛中欢快鸣叫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满郭桃李熟,卷帘风雨香”则进一步展示了丰收的季节,桃李满园,诗人卷起窗帘,感受着外面风雨带来的芳香,既有对自然的陶醉,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的“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则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通过吟唱与默念,表达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则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无奈与渴望,尽管身处繁华却无法归隐,内心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富有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文学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贯休
C. 杜甫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芙蓉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首诗
C. 一种乐器
D. 一处风景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城市繁华
B. 自然隐居
C. 战争胜利
D. 财富荣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