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11
南山下旧居闲放
作者:张九龄 〔唐代〕
秪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
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
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长时间劳作后,终于可以享受闲暇时光的愉悦感受。诗人回到自己的旧居,远离尘世的纷扰,独自坐在林间小道上,感受大自然的宁静。眼前的山景清晰遥远,此地的喧闹也显得稀疏。高大的树木直指蓝天,修竹掩映在绿水旁。耳边传来鸟儿的清脆鸣叫,眼前游动的鱼儿如同锦缎般色彩斑斓。内心的孤寂反而让人感到轻松自在,精神也随之飘荡。偶尔兴起,喝上一杯美酒,读一读仙人的书籍。只想享受这幽静的情趣,哪里会在意世俗的赞誉与毁谤呢?那些仍在争名的人,谁又说非要在繁华之地居住呢?我早已忘记了世间的哀叹,这一切还有什么关系呢?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其表述的隐逸生活与陶渊明的隐居思想相似,强调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山,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名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张九龄的诗风清新典雅,富有哲理,常常蕴含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张九龄的晚年,彼时他已历经官场的风波,内心对名利的追求逐渐淡化。诗中表达了他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南山下旧居闲放》是张九龄对闲适生活的深刻描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的开头,张九龄通过“秪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引入,点明了他在长久的劳作后终于获得了一丝闲暇。接下来的描写则如同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清旷的山景、纷喧的环境,乔木与修篁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诗中“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仿佛在告诉读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是密不可分的。而“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则揭示了诗人对孤独的理解与接受,孤独并不意味着凄凉,反而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在最后几句中,张九龄以“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表明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反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他不再追求世俗的认可,而是选择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这种深邃的哲思和情感,使得全诗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
整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哲学。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古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选择题:张九龄在诗中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C. 对人生的失望
D. 对未来的忧虑
填空题:诗中提到“耳和绣翼鸟,目畅__鱼”。
判断题:诗中诗人认为追名逐利是值得追求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