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10
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在湘江边吊念灵妃,斑竹传递我的情绪。
在汉水边寻找游女,解下佩玉想与谁分享。
心心相印却无法相见,异路遥遥空自徘徊。
岸边青枫树林,渡口傍着白沙滩。
吟唱至日落,坐着望着只觉忧愁。
神灵的存在难道也是孤独的吗?那美好的约会究竟在哪里呢?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寓情,抒发个人情感。张九龄在政治上曾任高官,因其才华和品德受到后人尊重。
《杂诗五首》是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他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与汉水的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对已逝或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诗的开头提到“湘水”和“灵妃”,即以地理之水引入情感,表现出对失去的爱与灵魂的缅怀。接着通过“斑竹”为情绪的媒介,暗示竹子的摇曳象征着内心波动的情感。
在“汉水访游女”这一句中,诗人以游女作为寻找爱情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但“解佩欲谁与”又揭示了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更是表达出两人无法相见的苦闷与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了自然与情感,青枫林和白沙渚的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两句“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则是对孤独感的深刻反思,发出了对美好约定的渴望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深处对美好爱情的追寻与失落,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幸福的向往。
“湘水吊灵妃”中的“灵妃”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斑竹”主要象征什么?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张九龄的《杂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孤独感,但前者更着重于对爱情的描绘,而后者则兼具历史感与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