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蓝田山庄

《蓝田山庄》

时间: 2025-05-05 10:26:46

诗句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

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6:46

原文展示: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
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不愿意像官员那样游历于世俗的权力之中,而是更喜欢过一种内心宁静的生活。他在考取功名时依靠大地的支持,种田时又依赖于天时的变化。早晨他在辋川伐木,傍晚在蓝田浇灌庄稼。他独自与秦山的老友相聚,欢饮春酒,享受这份宁静和惬意。

注释:

  • 宦游:指在外做官或仕途上的游历。
  • 吏隐:指隐居的官吏。
  • 考室:指考试的地方。
  • 依地:根据地理条件。
  • 辋川:地名,位于今陕西一带。
  • 蓝水:蓝田的水,指代农田的浇灌水源。
  • 秦山:指秦岭,山脉的象征,暗含与友人相聚的自然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京,号兰亭,出身于仕宦家庭。因其才华横溢,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政治风波而多次贬谪,后期多游历于山水之间,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被贬或归隐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蓝田山庄》是宋之问的一首典型田园诗,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两句,诗人首先表明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强调心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既有对世俗的拒绝,也有对内心的追求。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他在田园间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他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展现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画卷。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欢乐时光,体现了诗人在这份宁静中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整体而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宦游非吏隐: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意像官员那样游走于世俗之中,而是选择隐居。
  • 心事好幽偏:内心的情感喜欢幽静的环境,暗示追求宁静。
  • 考室先依地:在考试时,首先依赖于大地的支持,暗指踏实的努力。
  • 为农且用天:在农耕时,强调依靠天时的重要性。
  • 辋川朝伐木:早晨在辋川伐木,展现诗人勤劳的一面。
  • 蓝水暮浇田:傍晚在蓝田浇灌庄稼,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惬意。
  • 独与秦山老:独自与老友相聚,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相欢春酒前:在春天饮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辋川”、“蓝水”等自然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
  • 比喻:将心事与幽静环境相联系,体现内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拒绝。

意象分析:

  • 辋川: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 蓝水:象征着生命与滋养,展现农耕生活的希望。
  • 秦山:象征友情与岁月的流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2. 诗中提到的“辋川”是指: A. 一种植物
    B. 一个地名
    C. 一种饮品

  3. 诗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幸福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的生活。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友谊。

诗词对比:

  • 宋之问 vs. 王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歌更富有哲理性,而宋之问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拙颂奉别知事颐首兼云堂诸禅众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 安平晚渡 鸡笼积雪 沙鲲渔火 诸罗道中即事 鹿耳春潮 题方司马独钓图 状元瑞莲一茎三花 西湾渔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纤毫不爽 乘胜追击 令人钦佩 驰恋 穴岫 光明磊落 欠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厚此薄彼 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区寓 枪刀剑戟 火字旁的字 甲字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