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

时间: 2025-05-07 09:50:28

诗句

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

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

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

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8

原文展示: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
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
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与友人陈子昂约定前往新乡的途中,因缘故未能相遇的惆怅与失落。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情人去向何方,淇水旁的日子悠悠流淌。远望青云与白露,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换。诗人深知友人心系国家,不为个人名利而动摇。

注释:

  • 使:使者,代表。
  • 卫期之子:卫国的年轻人,指诗人自己。
  • 吁嗟:叹息,表示忧伤。
  • 淇水:淇水是指淇河,流淌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恒碣青云:青云在高处,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
  • 衡漳:衡水与漳水,指代两地的水流,象征着距离的遥远。
  • 知君心许国:知道你心中所系是国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诗作的背景是唐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有报国之志。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陈子昂之间未能相遇的遗憾,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开头两句“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中,诗人抒发了自己作为年轻人对生活的急切与不舍。接着“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以淇水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友人去向的惆怅。这种惆怅不仅是对友谊的失落,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后面的“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突显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同时,最后一句“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则升华了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志向的赞赏,强调了在动荡时代中,忠诚于国家的情怀比追求名利更为重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诗人自述身份,感叹年轻人不愿久留。
    2. “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间如水,流逝无声。
    3. “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借景抒情,青云和白露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4. “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赞美友人的志向,忠于国家,超越个人名利。
  • 修辞手法

    • 比喻:淇水与青云的比喻,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与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淇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青云:象征理想和追求的高远。
  • 白露:象征季节的变化和人生的转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情人去何处”中“情人”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亲人
    • D. 同志
  2. “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忠于国家的情怀
    •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 D.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宋之问的这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元旦陵下作 其二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龙湫瀑 杂兴十首 其三 赠答杨显民四方采诗 和谢仵判院惠米 送菜徐秀才 其一 忆庾岭 訾家洲怀古 浣溪纱 悼皋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结尾的成语 寸字旁的字 拧巴 窝鲁朵 剩馥残膏 洋相百出 人间第一黄 寤寐不宁 街谈巷语 山字旁的字 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明枪暗箭 呼吸相通 牙字旁的字 中流底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