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6:45
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
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
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
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落时。
一只孤舟漂浮在汴河水面上,我的故国情思绵延无尽。
我在傍晚停泊在楚地,明月照耀着清澈的淮水。
汴河向东流淌,路途尽头无处可去,回望洛阳,心中的悲伤愈加深重。
夜晚听到楚地的歌曲,思绪几乎要断绝,何况这个时节正是淮南的落叶时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诗风著称。生于682年,卒于742年,曾任官职,诗作多描写乡愁、离别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乡途中,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迫远离故土,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初宿淮口》是一首充满乡愁情怀的古诗,诗人通过孤舟、明月、楚歌等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孤舟汴河水”引入,强调了独自漂泊的孤独感,接着“去国情无已”则直接表露了离乡的伤感。晚上的停泊,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淮水,营造出一种宁静又凄凉的氛围。
在后面的两句中,诗人借用汴河的流淌和洛阳的回顾,表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思乡之情愈发加重的无奈。最后两句“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落时”,通过楚歌的引入,深化了思乡的情绪,同时“淮南木落”的意象也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无情,使得整个诗作在情感上更加沉重。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的苦楚,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孤独的漂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了深厚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着什么?
“晚泊投楚乡”中“晚泊”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楚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