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3:39
一斛珠·风流太守
作者: 王质 〔宋代〕
风流太守。未春先试回春手。
天寒修竹斜阳后。
翠袖中间,忽有人红袖。
天香国色浓如酒。
且教青女休僝僽。
梅花元是群花首。
细细商量,只怕梅花瘦。
风流的太守在春天来临之前就已尝试着春天的气息。
天寒之际,修竹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冷。
翠绿色的袖子之中,忽然出现了一抹红色的袖子。
那浓烈的香气和国色天香如同醇厚的美酒。
让我们教导一些青女,不要轻易打扰。
梅花本是百花之首,
细细商量,却只怕梅花会因瘦弱而失去风采。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花”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和坚韧的象征,因其在寒冷的冬季仍然盛开而受到赞美。
作者介绍:王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王质在春季来临前的一个写照,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折射出当时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斛珠·风流太守》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和人情风貌的词作。诗中以“风流太守”开篇,便立刻给人一种轻松、洒脱的感觉。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物的互动,将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中。修竹在寒冷的天色中显得格外清冷,恰似人的内心在面对生活的压力与困境时的孤独,而“翠袖中间,忽有人红袖”则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象征美好情感的出现。
“天香国色浓如酒”一句,将女性的美丽与自然的香气融为一体,强调了美的诱惑。而“且教青女休僝僽”,则似乎在提醒追求美好事物时要保持纯净和宁静,避免外界的纷扰。
最后以梅花收尾,突出了梅花的独特地位,表达了对美好与坚韧的向往,既是对生活的期许,也是对自身高洁品德的自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风流太守”中的“风流”指的是什么?
A. 风的流动
B. 洒脱的个性
C. 春天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坚韧与高洁
C. 美丽的女子
“天香国色浓如酒”中的“酒”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活的苦涩
B. 美好与诱惑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