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24
鉴湖周围三百里,极目平波清到底。
荷花岁久生满湖,人来采莲唱歌起。
贺家千顷水云乡,六月荷花风最凉。
短楫轻舟来断续,山横晓月正苍苍。
鉴湖的周围延绵三百里,望去水波荡漾清澈见底。
荷花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经在湖上盛开,人们来这里采莲,欢声歌唱。
贺家的水乡风景如画,六月的荷花在微风中显得最为凉爽。
小舟轻轻划行,时隐时现,山峦在晨月的映照下更加苍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特定的典故,但“采莲”和“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与夏季、欢乐、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容,号仲容,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富有情感,文笔清丽,流派上属于婉约派。
创作背景:
《鉴湖纳凉》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鉴湖纳凉》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鉴湖的广阔和荷花的俏丽。张孝祥以“极目平波清到底”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平静而开阔的湖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随后,通过“荷花岁久生满湖”的描写,展现了湖面上盛开的荷花,传递出一种生命的蓬勃和活力。
“人来采莲唱歌起”一联,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湖边欢快采莲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接着,诗人提到的“贺家千顷水云乡”,不仅展示了水乡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两句“短楫轻舟来断续,山横晓月正苍苍”,通过舟行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山水的壮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情,具有深厚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短楫轻舟”与“山横晓月”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环境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鉴湖纳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张孝祥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荷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纯洁与生命
C. 战争
D. 财富
诗中描述的环境主要是?
A. 山脉
B. 沙漠
C. 水乡
D. 森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同样描绘自然的诗作如杜甫的《春望》,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各自的艺术风格。杜甫的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而张孝祥则偏向于描绘田园风光,传达宁静与喜悦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