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34
先生名字帝所识,三节在道已相望。早晚鸣珂朝玉阙,朱衣正在殿中央。
这位老师的名字,天子已经熟知;在道上相遇的三节,已然互相呼应。早晚间,铃声响起,朝向玉阙(皇宫);只见那身披朱衣的人,正站在殿堂的中央。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元白,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该诗作于张孝祥在都运判院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受与对权力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官场的景象,表达了对权力和名望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先生名字帝所识”,让人感受到这位老师的显赫地位,反映出对名声和地位的追求。诗中的“三节在道已相望”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既表现出时间的无情,又引发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接下来的“早晚鸣珂朝玉阙”,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氛围,仿佛在表达对未来的期待。而“朱衣正在殿中央”则将视觉焦点放在了权力的中心,展现了身处高位的荣耀与责任。整首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手法,既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隐含了对官场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反映了对权力与名望的追求,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先生名字帝所识”中的“先生”指的是:
A. 普通人
B. 老师或尊敬的长辈
C. 神仙
D. 文人
诗中提到的“三节”可能指的是:
A. 三个季节
B. 三个节日
C. 三个时刻
D. 三个节气
“朱衣正在殿中央”意指:
A. 处于权力中心的人
B. 穿着红色衣服的人
C. 站在中央的士兵
D. 重要的礼仪
与同样描绘官场生活的杜甫《春望》进行对比,张孝祥侧重于个人的荣耀与权力,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