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1:38
原文展示:
闻子规 罗邺 〔唐代〕 蜀魄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向花枝。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蜀地的子规鸟千年以来仍在怨恨谁呢?它的啼声中带着血泪,向着花枝倾诉。在满山明亮的月光和东风吹拂的夜晚,正是愁苦之人难以入眠的时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听到子规鸟的啼声时,联想到蜀帝杜宇的传说,抒发自己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深沉的哀怨和思乡之情。诗中“蜀魄千年尚怨谁”一句,既点明了子规鸟的传说背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长久怨恨。“声声啼血向花枝”则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子规鸟的悲切啼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以景结情,将子规鸟的啼声与夜晚的明月、东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意境,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深沉的哀怨和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蜀魄”指的是什么? A. 蜀地的子规鸟 B. 蜀地的杜鹃花 C. 蜀地的山脉 答案:A
诗中“声声啼血向花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怨 C. 愤怒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正是愁人不寐时”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眠 B. 诗人对夜晚的喜爱 C. 诗人对东风的赞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