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芳草

《芳草》

时间: 2025-04-27 03:36:54

诗句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

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6:54

原文展示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 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

白话文翻译

在曲江岸上的天街里,两地之间车马往来频繁。 不像在萋萋的南浦所见,傍晚时分烟雨交织,半相和谐。

注释

  • 曲江:唐代长安城南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曲江池为中心。
  • 天街:指长安城内的主要街道。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常用于诗词中表达离别之情。
  • 烟雨:指朦胧的雨景,常用来形容江南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曲江岸上的繁忙景象与南浦的宁静烟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景致的感受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曲江岸上的繁忙与南浦的宁静烟雨,展现了诗人对两种截然不同景致的深刻感受。首句“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描绘了曲江岸上的繁华景象,车马往来频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忙与活力。而“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则转向了南浦的宁静,烟雨朦胧,景色和谐,给人一种宁静与恬淡的感觉。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繁华与宁静两种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
    • 这句诗描绘了曲江岸上的繁华景象,车马往来频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忙与活力。
  2. 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
    • 这句诗转向了南浦的宁静,烟雨朦胧,景色和谐,给人一种宁静与恬淡的感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曲江岸上的繁华与南浦的宁静烟雨的对比,突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
  • 拟人:“晚来烟雨半相和”中的“相和”赋予了烟雨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曲江岸上繁华与南浦宁静烟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意象分析

  • 曲江岸上:繁华的象征,反映了社会的繁忙与活力。
  • 南浦:宁静的象征,烟雨朦胧,景色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曲江”位于哪个城市?

    • A. 长安
    • B. 洛阳
    • C. 南京
    • D. 北京
  2. “萋萋南浦”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宁静
    • C. 悲伤
    • D. 喜悦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曲江二首》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曲江二首》同样描绘了曲江的景色,但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古原草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八月十四夜对月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观梅 山中作人名诗 赠诗僧 山行 次韵羹苋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七 閒居无瑕酬答假庭下三物作·梅问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怅惘 名开头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说东谈西 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假天假地 非字旁的字 印定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包含啜的词语有哪些 有分交 信誓旦旦 祸出不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服服帖帖 瓜字旁的字 树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