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22
天高山围坐,露下月满楼。
其间倚阑人,古今入双眸。
戒哉后时懊,迨此先民忧。
匪缘冀求鱼,惧易或丧牛。
瞬息起万夫,朝暮食千头。
金汤蔽遮地,我岂为一州。
馀力事层观,翚飞半空浮。
帘开六合晓,杯纳万顷秋。
灯火背城市,烟霖俯林洲。
遐睎到冥鸿,吟思追驯鸥。
寄声鹤山我,夺目珊瑚钩。
因思去年夏,狂魂昼群游。
婪酣饱溪壑,磊砢丰渠酋。
诸公正错愕,如筑于道谋。
微君且柔之,尚保国邑不。
岌嶪变怗妥,嚬呻起欢讴。
宜恢奇杰观,快此夷怿酬。
独忧解成缓,万古同一流。
君毋观上游,观上增叹愁。
南有壶聚𣟄,西有耕锄耰。
北有不庭方,东有不宁侯。
君看此风景,便谓无事休。
天心果何如,年运不我留。
相期懋明德,事业贯显幽。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22
补和李季允
天高山围坐,露下月满楼。
其间倚阑人,古今入双眸。
戒哉后时懊,迨此先民忧。
匪缘冀求鱼,惧易或丧牛。
瞬息起万夫,朝暮食千头。
金汤蔽遮地,我岂为一州。
馀力事层观,翚飞半空浮。
帘开六合晓,杯纳万顷秋。
灯火背城市,烟霖俯林洲。
遐睎到冥鸿,吟思追驯鸥。
寄声鹤山我,夺目珊瑚钩。
因思去年夏,狂魂昼群游。
婪酣饱溪壑,磊砢丰渠酋。
诸公正错愕,如筑于道谋。
微君且柔之,尚保国邑不。
岌嶪变怗妥,嚬呻起欢讴。
宜恢奇杰观,快此夷怿酬。
独忧解成缓,万古同一流。
君毋观上游,观上增叹愁。
南有壶聚,西有耕锄耰。
北有不庭方,东有不宁侯。
君看此风景,便谓无事休。
天心果何如,年运不我留。
相期懋明德,事业贯显幽。
在高山环绕的地方坐着,月光洒在楼台下,露水晶莹。
此时我倚着栏杆,目光穿越古今。
要警惕后来的懊悔,这正是先民的忧虑。
不是因为渴望钓鱼,而是担心失去耕牛。
瞬间兴起万众,朝夕都在为生计奔波。
金汤遮盖了大地,我何必为一州而困扰。
我还有余力去欣赏高处的美景,像翚鸟一样在半空中飞翔。
帘子打开,清晨的阳光照进来,杯中盛满秋天的丰收。
灯火映照着城市,烟雾从林洲飘来。
目光远望,看到天边的鸿雁,吟唱思绪追逐着飞翔的鸥鸟。
寄托我对鹤山的思念,心中留有美好的愿景。
回想起去年夏天,狂热的灵魂在白天的群山中游荡。
贪婪地畅饮溪水,丰饶的河流滋养着村庄。
诸位朋友都是一脸错愕,仿佛在谋划什么事情。
愿你们能够温和相待,保住国家和故乡的安宁。
危机四伏之时,欢笑和歌声却悄然升起。
应该恢复那些奇杰的风采,快意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我独自忧虑,似乎一切都在缓慢流逝,万古长存。
你不应只看上游的风光,那只会增加愁苦。
南方有聚宝盆,西方有耕作的农田。
北方有不安的家庭,东边有不宁的侯爵。
你看这风景,便以为无事可做。
但天意如何,年运也不容我停留。
希望你能努力修身明德,事业能贯通深邃的幽暗。
本诗中多次提及“古今”、“先民忧”等,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历史的重视。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元翔,号东海,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交织,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补和李季允》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古今历史的思索与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开篇描绘了高山与明月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多次提到“古今”、“先民忧”,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警醒。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尤其在“独忧解成缓,万古同一流”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命运的共同性和流逝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高山围坐”表达的意境是:
A. 幽静的自然
B. 热闹的城市
C. 忙碌的生活
答案:A
诗人警惕的“后时懊悔”指的是:
A. 未来的麻烦
B. 过去的遗憾
C. 现在的快乐
答案:A
诗中的“金汤蔽遮地”主要表达了: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权力的感慨
C. 对自然的崇敬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春望》对比,魏了翁在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腻,而杜甫则更多聚焦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命运,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