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珠湖

《珠湖》

时间: 2025-04-27 07:16:36

诗句

好风从东来,杨柳大堤绿。

菰蒲芽短短,凫鹥晴出浴。

扁舟郭外去,波光淡和旭。

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

潜姿媚孤影,奇光亘天烛。

地灵斯人杰,崛起振芳躅。

岂徒科名显,直节著谏牍。

五湖波浩荡,望古引遐瞩。

渔烟青苇丛,飞起双属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36

原文展示

珠湖
作者: 李必恒 〔清代〕

好风从东来,杨柳大堤绿。
菰蒲芽短短,凫鹥晴出浴。
扁舟郭外去,波光淡和旭。
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
潜姿媚孤影,奇光亘天烛。
地灵斯人杰,崛起振芳躅。
岂徒科名显,直节著谏牍。
五湖波浩荡,望古引遐瞩。
渔烟青苇丛,飞起双属玉。

白话文翻译

春风从东方吹来,杨柳依依,绿意盎然。
菰蒲的嫩芽娇小,野鸭和白鹭在阳光下悠然出浴。
小船驶出郭外,波光粼粼,映照着晨曦。
我俯身仰望,思念那栖息于此的隐士,
在山腰旁结庐而居。
他的身影与水面映照,宛如天烛般璀璨。
大地的灵气使他成为杰出之人,
在这片土地上振兴了芳香和气节。
并非仅仅因为名声显赫,而是因其正直的节操和谏言。
五湖的波涛汹涌,令人向往古代的浩瀚。
渔船的烟雾在青葱的芦苇丛中升起,
如同双玉飞舞,令人神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好风:指的是温和的春风。
  • 菰蒲:水生植物,常见于湖泊。
  • 凫鹥:指野鸭和白鹭。
  • 扁舟:小船。
  • 郭外:城郭的外部。
  • 幽人:隐士,指远离世俗的修行者。
  • 结庐:在山旁或水边搭建房屋。
  • 潜姿:隐秘的身姿。
  • 地灵:指大地的灵气或神韵。
  • 科名:指功名、事业。
  • 直节:指正直的品节。
  • 谏牍:朝廷中的谏言文书。
  • 渔烟:渔夫作业时产生的烟雾。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古典典故,但“地灵斯人杰”可理解为对隐士的赞美,强调隐士的德行与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必恒,清代诗人,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提倡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和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珠湖》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灵气的诗。首句“好风从东来”,引入了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杨柳大堤绿”、“菰蒲芽短短”,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扁舟在水中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在描写隐士时,诗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隐士不羁与独立生活的钦佩。隐士不仅在大自然中栖息,更是以其正直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成为世人所敬仰的“人杰”。

全诗最后,通过对“渔烟青苇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紧密相连,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风从东来,杨柳大堤绿:春风吹来,杨柳青翠,展现春天的生机。
  • 菰蒲芽短短,凫鹥晴出浴:水生植物的嫩芽,野鸭白鹭在阳光下洗澡,形成生动的自然画面。
  • 扁舟郭外去,波光淡和旭:小船驶出城外,水面与晨曦相映,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 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诗人对隐士的思念与怀念,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潜姿媚孤影,奇光亘天烛:隐士的身影与水面映照,犹如烛光照耀,象征着智慧与光明。
  • 地灵斯人杰,崛起振芳躅:隐士因地灵而成杰出之人,象征着优秀的品德。
  • 岂徒科名显,直节著谏牍:强调隐士的正直与谏言不仅仅是追求名声。
  • 五湖波浩荡,望古引遐瞩:描绘湖面波涛汹涌,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向往。
  • 渔烟青苇丛,飞起双属玉:渔夫的烟雾在青葱的芦苇丛中升起,如双玉飞舞,具有诗意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奇光亘天烛”,比喻隐士的智慧。
  • 拟人:如“波光淡和旭”,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显示出工整的修辞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崇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柔美。
  • 菰蒲:代表湖泊的生机,富有自然气息。
  • 扁舟:象征宁静的生活方式。
  • 幽人:隐士,象征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人。
  • 渔烟:象征渔夫的生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好风从东来”中的“好风”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风?
    A) 冬风
    B) 夏风
    C) 春风
    D) 秋风

  2. 诗中“隐人”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隐士
    C) 渔夫
    D) 官员

  3. 诗的最后一句“飞起双属玉”中“属玉”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美丽的花朵
    B) 渔夫的生活
    C) 玉一般的美丽
    D) 河流的清澈

答案

  1. C) 春风
  2. B) 隐士
  3. C) 玉一般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与忧虑。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必恒的《珠湖》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李必恒则注重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和谐。
  • 王维的《鹿柴》与《珠湖》均展现了清新宁静的自然美,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李必恒则更注重对隐士的赞美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李必恒诗词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守不饮茶 淮人多食蛙者作诗示意 华干携茶入园晚坐柔桑下 后两日叶干携酒 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韩干二马图 过小市李秀才居 过王监园 归自南华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倾国倾城 包含执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秋计 齧香 玄字旁的字 配料 出风头 无理取闹 包含勿的成语 霜金 断章截句 济济彬彬 寸字旁的字 释钓 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