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36
珠湖
作者: 李必恒 〔清代〕
好风从东来,杨柳大堤绿。
菰蒲芽短短,凫鹥晴出浴。
扁舟郭外去,波光淡和旭。
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
潜姿媚孤影,奇光亘天烛。
地灵斯人杰,崛起振芳躅。
岂徒科名显,直节著谏牍。
五湖波浩荡,望古引遐瞩。
渔烟青苇丛,飞起双属玉。
春风从东方吹来,杨柳依依,绿意盎然。
菰蒲的嫩芽娇小,野鸭和白鹭在阳光下悠然出浴。
小船驶出郭外,波光粼粼,映照着晨曦。
我俯身仰望,思念那栖息于此的隐士,
在山腰旁结庐而居。
他的身影与水面映照,宛如天烛般璀璨。
大地的灵气使他成为杰出之人,
在这片土地上振兴了芳香和气节。
并非仅仅因为名声显赫,而是因其正直的节操和谏言。
五湖的波涛汹涌,令人向往古代的浩瀚。
渔船的烟雾在青葱的芦苇丛中升起,
如同双玉飞舞,令人神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古典典故,但“地灵斯人杰”可理解为对隐士的赞美,强调隐士的德行与才华。
作者介绍
李必恒,清代诗人,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提倡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和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珠湖》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灵气的诗。首句“好风从东来”,引入了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杨柳大堤绿”、“菰蒲芽短短”,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扁舟在水中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在描写隐士时,诗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隐士不羁与独立生活的钦佩。隐士不仅在大自然中栖息,更是以其正直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成为世人所敬仰的“人杰”。
全诗最后,通过对“渔烟青苇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紧密相连,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崇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好风从东来”中的“好风”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风?
A) 冬风
B) 夏风
C) 春风
D) 秋风
诗中“隐人”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隐士
C) 渔夫
D) 官员
诗的最后一句“飞起双属玉”中“属玉”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美丽的花朵
B) 渔夫的生活
C) 玉一般的美丽
D) 河流的清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