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21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这首诗描绘了大秦寺的远望,展现了高处能看到广阔的秦川。草木在深谷中茂盛生长,牛羊在傍晚的田野上悠闲分散。山地平坦适合种植小麦,而僧人却不追求禅宗的清净。北望长安城,远远的高城像烟雾一样朦胧。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涪翁,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与兄长一起,推动了北宋的文学与文化发展,作品多表现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认识。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览大秦寺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大秦寺作为一个重要的佛教寺院,吸引了大量的信士与游人,诗人因此得以沉思与观察周围的环境。
《大秦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遥可说”引入,仿佛在引导读者走入一幅宽广的画卷。高处俯瞰秦川,诗人用“草木埋深谷”描绘出深谷中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丰饶。
接着,诗中提到“牛羊散晚田”,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仿佛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通过对牛羊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恬淡与安宁。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一联,则引发了人们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僧人并不追求禅宗的超脱,反而在平淡的生活中,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这不仅是对佛教思想的反思,也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认同。
最后一句“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将视线拉至远方的长安,象征着繁华的都市与人世的浮华。高城如烟,既是对长安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对僧人生活的反思,诗人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繁华的虚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繁华与虚幻
C. 农田的丰收
D. 僧人的清净
填空题:诗中“高城远似__”用来形容长安的遥远与不真实。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僧人追求禅宗的生活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