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54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作者:孟郊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倾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
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
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
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诗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这里充满了仁爱与温暖。谁能想到曾经的漂泊生活,现在却变得安闲舒适呢?即使有丰足的食物,农田的收成也令人欣喜。鸟儿在高处筑巢,鱼也回到了波澜的水面上。桑树和柘树遮盖着村庄,田地里欢声笑语不断。战争突然消散,农耕变得不再艰难。美好的树木和美酒相伴,芳香的树荫下让人心情愉悦。辛勤耕作是唯一的重要事情,而世间的繁杂则显得无足轻重。静静地感受到生活的厚重,行动却常常被琐事所累。此外还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在荒地中锄出幽兰。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以豪放、清新、沉郁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温暖的追求。
创作背景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写于孟郊晚年,他选择隐居生活,远离喧嚣,追寻内心的安宁,以此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后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安闲自得的生活理想。诗人开头以“黔娄住何处”引出自己身处的环境,接着通过一系列对比,展现出隐居生活的优越性,强调了与世无争的宁静和满足。诗中“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一句特别清晰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整首诗用词清新,情感真挚,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物质繁华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纷扰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邑”指的是什么?
A. 贫困的地方
B. 温暖的地方
C. 战乱的地方
“兵戈忽消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逃避现实
B. 向往田园生活
C. 寻找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