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无题

《无题》

时间: 2025-07-28 17:28:53

诗句

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8:53

原文展示:

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白话文翻译:

巫山的归梦被千峰阻隔,辟邪的香烟消散,翠被也空空如也。月亮的圆缺让人忧愁,晓月渐亏;芭蕉的心未展开,怨恨春风。远山暗淡,眉头紧锁;一水盈盈,却无法言语沟通。只能寄托于琴弦传达恨意,云鬟日日夜夜像飞蓬一样飘散。

注释:

  • 巫阳:指巫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梦境。
  • 辟恶香:指辟邪的香。
  • 桂魄:指月亮。
  • 蕉心:芭蕉的心,比喻心事。
  • 遥山:远山。
  • 一水:指江水或河水。
  • 鹍弦:指琴弦。
  • 云鬟:女子的发髻。

典故解析:

  • 巫阳归梦:引用巫山神女的传说,表达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隔阂。
  • 桂魄渐亏:借用月亮的圆缺变化,比喻人的愁绪和不如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思念远方爱人时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巫阳归梦隔千峰”一句,以巫山神女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隔阂。“桂魄渐亏愁晓月”和“蕉心不展怨春风”则通过月亮的圆缺和芭蕉的心事,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和怨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巫阳归梦隔千峰:以巫山神女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隔阂。
  2. 辟恶香销翠被空:辟邪的香烟消散,翠被也空空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3. 桂魄渐亏愁晓月:借用月亮的圆缺变化,比喻人的愁绪和不如意。
  4. 蕉心不展怨春风:芭蕉的心未展开,怨恨春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5. 遥山黯黯眉长敛:远山暗淡,眉头紧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愁苦表情。
  6. 一水盈盈语未通:一水盈盈,却无法言语沟通,表达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隔阂。
  7. 漫托鹍弦传恨意:只能寄托于琴弦传达恨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8. 云鬟日夕似飞蓬:云鬟日日夜夜像飞蓬一样飘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魄渐亏愁晓月”中的“桂魄”比喻月亮,“蕉心不展怨春风”中的“蕉心”比喻心事。
  • 拟人:如“遥山黯黯眉长敛”中的“眉长敛”赋予远山以人的表情。
  • 对仗:如“巫阳归梦隔千峰”与“一水盈盈语未通”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诗人抒发了内心的空虚、失落、压抑和不满,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 巫阳:象征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隔阂。
  • 桂魄:象征月亮的圆缺变化,比喻人的愁绪和不如意。
  • 蕉心:象征心事未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 遥山:象征远方的爱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愁苦表情。
  • 一水:象征隔阂,表达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无法沟通。
  • 鹍弦:象征传达恨意的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 云鬟:象征孤独和无助,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巫阳归梦隔千峰”中的“巫阳”指的是什么? A. 巫山 B. 巫师 C. 巫术 D. 巫婆

  2. 诗中“桂魄渐亏愁晓月”中的“桂魄”比喻什么? A. 月亮 B. 桂花 C. 桂树 D. 桂枝

  3. 诗中“蕉心不展怨春风”中的“蕉心”比喻什么? A. 心事 B. 芭蕉 C. 香蕉 D. 蕉叶

  4. 诗中“遥山黯黯眉长敛”中的“眉长敛”赋予了什么以人的表情? A. 远山 B. 眉头 C. 眉心 D. 眉梢

  5. 诗中“一水盈盈语未通”中的“一水”象征什么? A. 隔阂 B. 江水 C. 河水 D. 湖水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

诗词对比:

  • 杨亿的《无题》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但杨亿的诗更加注重意象的描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而李清照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流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理解杨亿的诗歌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秋夜望星沙 送秦东海法师游上清 合州望黔楼 南山松歌 钱博士登俊赠西域地图 向日葵 赵北口 柔远亭二首 其二 柔远亭二首 其一 兰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里君 片子 戒舟慈棹 照猫画虎 室怒市色 当世取舍 高射机枪 首字旁的字 包含坍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水寺 师出有名 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