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00
同德寺阁集眺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在这芳华的季节,云彩渐渐散去,游乐的时光伴随着快乐的心情而来。高阁映照着丹霞的美景,轻风徐来,带着远方的气息。四周寂静而开阔,思绪超然,仿佛神灵的思虑在空中游荡。旭日照耀着广袤的皇州,峻峭的山峰映入眼帘,犹如两座宫殿。嵩山的秀色多姿,群山中无人能比拟其巍峨。三条大河奔腾向东,瀍涧的水流也随之而来。阴阳和谐,宇宙在其中获得了平衡。舟车满载,四方的国家皆通行无阻。旧时的圩墙如今已经修缮,百姓的生活也日渐富裕。纵观四周,思绪激荡,行走时定能遇见理想的时机。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思想深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同德寺阁集眺》写于诗人游览同德寺阁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德寺阁集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哲思的诗作,韦应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阁的壮丽景象,及其带来的心灵启迪。诗中前四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云彩的散去与轻风的拂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宏伟山川的描绘,嵩山的巍峨与三川的浩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壮丽,诗人以此引发对宇宙和谐的思考。最后几句则转向人事,描绘了社会的繁荣与百姓的富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哲思的深邃,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哲学思考:在自然与人事的交融中,寻求和谐与富裕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节”指的是哪个季节?
“高阁照丹霞”中的“丹霞”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阴阳”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