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聊以为答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聊以为答》

时间: 2025-05-07 10:00:05

诗句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

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

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

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

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0:05

原文展示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
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
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
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
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众多的缘分在此暂时停歇,双林相对,恰逢禅客前来。
为了这芳香的兰花和水草,让我这个幽居的人加快脚步。
我在幽暗中探寻前代的智者,品味那些流传下来的诗句。
仿佛身处陆浑南,遥远的千峰在青碧中延展。
从来高驾的车马不必担忧世俗的事务。
山水是我心灵的乐趣,何必再去计较朝夕的更替。
清晨我走过清澈的洛水,拜访高阳的朋友。
不要说我们之间的往来疏远,驽马也能熟悉乡间的小道。

注释

  • 息众缘:指停止交往的缘分。
  • 禅客:指前来修行的僧人,追求内心的宁静。
  • 芳兰藻:指芬芳的兰花和美丽的水草,象征幽静的环境。
  • 冥搜:在幽暗中寻找。
  • 陆浑南:指陆浑的南方,可能是一个山水景致的象征。
  • 高驾:指高贵的车马,象征地位与荣华。
  • 清洛:清澈的洛水,古代名水之一。
  • 高阳宅:指高阳的朋友家,象征亲密的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他的诗歌以清丽、简洁著称,常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韦应物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在仕途与隐逸之间徘徊,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罢官后,身处同德精舍,极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的一段心路历程,表现出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交往的珍惜。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聊以为答》是一首极具意蕴的诗。诗中描绘了初夏的宁静与幽远,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开篇的“初夏息众缘”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似乎在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双林对禅客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仿佛在静待智慧的降临。

诗中“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展现了诗人对前代智者的向往与追寻,这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更是对自我精神的探索。陆浑南的描写,将自然的美景与高远的理想结合,表现出诗人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用“晨兴涉清洛”来描绘自己清晨的游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驽马知阡陌”,则表明了即使境遇平凡,依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夏息众缘:表明初夏时节,众多的交往和缘分在此刻得到了暂时的休息。
  2. 双林对禅客:双林相对,禅客前来,渲染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3. 枉兹芳兰藻:为美丽的兰花和水草停留,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4. 促我幽人策:激励我这个幽居的人,加快脚步,显示了对生活的热情。
  5. 冥搜企前哲:在幽暗中寻找前代的智者,表现出对文化的敬重。
  6. 逸句陈往迹:吟诵流传下来的美好诗句,感怀往事。
  7. 仿佛陆浑南:仿佛置身于陆浑南,意象如画。
  8. 迢递千峰碧:千峰的青碧,生动地描绘出山水的壮丽。
  9. 从来迟高驾:高贵的车马无需担忧世俗的劳作,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
  10. 山水心所娱:山水之美令我心灵愉悦,强调了自然的魅力。
  11. 如何更朝夕:不必再去计较日子的往复,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12. 晨兴涉清洛:清晨我走过清澈的洛水,象征着新的开始。
  13. 访子高阳宅:拜访朋友家,显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4. 莫言往来疏:不要说我们之间的往来变得疏远,强调友情的真挚。
  15. 驽马知阡陌:即使是驽马也能熟悉乡间的小道,映衬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心境,如“山水心所娱”。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芳兰藻”、“双林”、“千峰碧”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倡导享受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兰藻: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幽静。
  • 双林: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 千峰碧:表示山水的壮丽,体现自然的魅力。
  • 清洛:象征清澈的生活态度与新生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芳兰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兰花和水草

  2. 诗人的心境主要是怎样的? A. 焦虑
    B. 平和
    C. 忧伤

  3. “晨兴涉清洛”表明诗人做了什么? A. 睡觉
    B. 走过清水
    C. 赶路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的生活,但更加强调了秋天的孤寂与美。
  • 孟浩然《过故人庄》:描绘了乡村友人的清新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文集》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中秋) 祝英台近 题姚景翁天醉楼填词图 祝英台近三首 其三 祝英台近 其四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五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二十四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二 祝英台近 题李行我先生写赠夏川烟雨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叟 一字旁的字 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箢子 禹绩 藏垢纳污 发奋蹈厉 鬲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似箭在弦 宝盖头的字 顾此失彼 而字旁的字 反动派 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肌玉体 让让 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