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0:05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
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
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
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
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初夏时节,众多的缘分在此暂时停歇,双林相对,恰逢禅客前来。
为了这芳香的兰花和水草,让我这个幽居的人加快脚步。
我在幽暗中探寻前代的智者,品味那些流传下来的诗句。
仿佛身处陆浑南,遥远的千峰在青碧中延展。
从来高驾的车马不必担忧世俗的事务。
山水是我心灵的乐趣,何必再去计较朝夕的更替。
清晨我走过清澈的洛水,拜访高阳的朋友。
不要说我们之间的往来疏远,驽马也能熟悉乡间的小道。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他的诗歌以清丽、简洁著称,常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韦应物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在仕途与隐逸之间徘徊,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此诗创作于诗人罢官后,身处同德精舍,极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的一段心路历程,表现出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交往的珍惜。
韦应物的《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聊以为答》是一首极具意蕴的诗。诗中描绘了初夏的宁静与幽远,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开篇的“初夏息众缘”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似乎在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双林对禅客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仿佛在静待智慧的降临。
诗中“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展现了诗人对前代智者的向往与追寻,这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更是对自我精神的探索。陆浑南的描写,将自然的美景与高远的理想结合,表现出诗人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用“晨兴涉清洛”来描绘自己清晨的游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驽马知阡陌”,则表明了即使境遇平凡,依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与满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倡导享受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诗中提到的“芳兰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兰花和水草
诗人的心境主要是怎样的?
A. 焦虑
B. 平和
C. 忧伤
“晨兴涉清洛”表明诗人做了什么?
A. 睡觉
B. 走过清水
C. 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