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17:54
忆吴处士
作者: 贾岛 〔唐代〕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
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
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
何当折松叶,拂石剡溪阴。
在长安的半夜里下着雨,灯下的越地客正在吟唱。
我孤舟已经行了一个月,穿过了万水千山。
岛屿上夏天的云彩升起,沙洲上的芳草茂盛而深厚。
什么时候才能折下一片松叶,轻拂剡溪的阴影呢?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字阮籍,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代表了“王贾诗派”。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用景物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贾岛在长安时期,诗人身处繁华的都市,却心向自然,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忆吴处士》是贾岛的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的开头“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长安的夜雨与诗人的孤独感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氛围。接着“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则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漫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诗人通过“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展现了盛夏的生机与美好,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诗的最后一句“何当折松叶,拂石剡溪阴”则是富有哲理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贾岛对生活的重要理解,既有对人世间繁华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隐居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灯前越客吟”中的“越客”指的是哪一地区的人?
A. 浙江
B. 四川
C. 江苏
D. 云南
诗句“孤舟行一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快乐
D. 失落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B. 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