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0: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0:11:31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
在总角时相遇,与你的心意便相同。
隐匿的石头怎能知道玉的珍贵,
只有在沙中才能遇到金子。
兰花在秋天依然散发香气,松树在晚冬仍然青翠深厚。
各自保留着芳香和坚韧的性格,
宁愿担心霜雪的侵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风格清新、流畅,作品多表现友谊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友人元绂之间,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品质的珍视,反映了唐代文人重视精神内涵的文化氛围。
《赠元绂》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品格的推崇。诗中通过对比隐石与玉、沙与金的关系,强调了内涵的价值远超过表面的光华。这种比喻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传达了对自身品德的追求。
兰秋的香气和松树的翠绿则象征着持久的美好,传达着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执着。诗中的“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更是表现了对坚韧品格的赞美,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内心的坚持和品德的坚固是最重要的。这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层次,也让人思考友谊与品德的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内在品格的追求,强调在艰难环境中,真正的美德和品质才会显露出来。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美感,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坚韧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隐石那知玉”比喻什么?
“兰秋香不死”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